首页--军事论文--军事技术论文--武器、军用器材论文--火箭、导弹论文

基于图像复原和图标几何变换的单站弹体位置姿态测量技术

引言第1-13页
   ·本文的研究任务第10页
   ·国内、国外研究动态第10-11页
   ·井下导弹姿态测量任务面临的困难第11-12页
   ·本文克服井下光测技术难点的措施第12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第1章 井下弹体位置姿态测量的技术方案第13-19页
 §1.1 测量任务概述第13-15页
     ·坐标系建立第13-14页
     ·测量参数第14页
     ·技术指标简介第14-15页
 §1.2 测量系统设计及摄像技术方案第15页
     ·相机布局第15页
     ·相机技术参数选择第15页
     ·井下照明光源参数选择第15页
     ·图标及其反射率选择第15页
 §1.3 单站位置姿态测量技术方案第15-19页
     ·图像数据处理流程第16-17页
     ·高精度单站导弹位置、姿态测量的技术难点和克服难点的措施第17-19页
第2章 导弹位置和姿态的单站测量方法第19-26页
 §2.1 “矩形”图标几何变换的测量原理第19-21页
     ·图标几何变换第19-20页
     ·多路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20-21页
 §2.2 位置和姿态参数测量模拟实验第21-23页
     ·单相机6维参数测量及多路径判断模拟实验第21-22页
     ·理论误差计算第22-23页
 §2.3 精度分析第23-25页
     ·单相机测量的精度计算第23-24页
     ·误差分析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模糊图像复原第26-39页
 §3.1 图像模糊原因第26页
     ·运动振动模糊的原因第26页
     ·离焦衍射模糊的原因第26页
 §3.2 图像退化的点扩散函数第26-29页
     ·图像退化模型的建立第26-27页
     ·振动模糊的点扩散函数第27页
     ·运动模糊的点扩散函数第27-28页
     ·离焦衍射模糊的点扩散函数第28-29页
 §3.3 图像退化的传递函数第29-34页
     ·振动模糊图像的传递函数第29页
     ·运动模糊的传递函数第29页
     ·无限视场离焦衍射模糊的传递函数第29-30页
     ·有限视场离焦衍射模糊的传递函数第30-34页
 §3.4 图像模糊程度判断方法第34-36页
     ·清晰度第34-35页
     ·理想图像判断第35-36页
 §3.5 模糊图像复原方法第36-38页
     ·模糊图像复原原理第36-37页
     ·数值跟踪法确定参数第37-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振动运动模糊复原计算机模拟实验第39-44页
 §4.1 点扩散函数计算结果第39页
     ·振动点扩散矩阵计算机模拟结果第39页
     ·运动点扩散矩阵的计算机模拟结果第39页
 §4.2 理想图像的振动运动模糊化第39-41页
     ·理想图像的振动模糊第39-40页
     ·理想图像的运动模糊第40-41页
 §4.3 振动、运动模糊图像的复原实验第41-43页
     ·振动模糊图像的复原第41-43页
     ·运动模糊图像的复原第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离焦衍射模糊图像复原计算机模拟实验第44-49页
 §5.1 点扩散函数计算结果第44-45页
 §5.2 离焦衍射模糊图像计算模拟实验第45-46页
 §5.3 离焦衍射模糊图像的复原实验第46-47页
 §5.4 离焦模糊复原法实现单台相机高精度测距第47-48页
     ·方法第47页
     ·离焦模糊复原法测距计算机实验第47-48页
     ·离焦模糊复原法测距精度分析第48页
 §5.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总结第49-51页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49页
   ·作者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第49页
   ·本文技术方案的用途、适用条件和性能估算第49-50页
   ·先进性和不足之处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金融监管的调整研究
下一篇:叙事中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