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物理学论文--生物声学论文

蝙蝠科6种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及其种内差异的比较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1-22页
 1.1 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第11-13页
 1.2 蝙蝠科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特征第13-15页
 1.3 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第15-19页
 1.4 本研究的意义第19-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2-25页
 2.1 研究区域及生态环境特征第22-23页
 2.2 野外工作方法第23-24页
 2.3 室内工作第24-25页
第三章 6种蝙蝠回声定位行为生态特征第25-37页
 3.1 栉鼠耳蝠第26-28页
  3.1.1 形态特征第26页
  3.1.2 回声定位声波特征第26-27页
  3.1.3 生态特征及捕食策略第27-28页
 3.2 大足鼠耳蝠第28-30页
  3.2.1 形态特征第28页
  3.2.2 回声定位声波特征第28-29页
  3.2.3 生态特征及捕食策略第29-30页
 3.3 毛腿鼠耳蝠第30-32页
  3.3.1 形态特征第30页
  3.3.2 回声定位声波特征第30-31页
  3.3.3 生态特征及捕食策略第31-32页
 3.4 大鼠耳蝠第32-33页
  3.4.1 形态特征第32页
  3.4.2 回声定位声波特征第32-33页
  3.4.3 生态特征与捕食策略第33页
 3.5 普通长翼蝠第33-35页
  3.5.1 形态特征第33-34页
  3.5.2 回声定位声波特征第34-35页
  3.5.3 生态特征及捕食策略第35页
 3.6 普通伏翼第35-37页
  3.6.1 形态特征第35页
  3.6.2 回声定位声波特征第35-36页
  3.6.3 生态特征及捕食策略第36-37页
第四章 5种蝙蝠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种内差异第37-45页
 4.1 栉鼠耳蝠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差异第37-39页
 4.2 大足鼠耳蝠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差异第39-40页
 4.3 毛腿鼠耳蝠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差异第40-41页
 4.4 普通长翼蝠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差异第41页
 4.5 普通伏翼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差异第41-42页
 4.6 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变化及其意义第42-45页
  4.6.1 声脉冲时间及声脉冲间隔时间变化的意义第42-44页
  4.6.2 频率变化的意义第44-45页
第五章 2种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性别间差异第45-49页
 5.1 大鼠耳蝠回声定位声波性别间差异第45-47页
 5.2 大足鼠耳蝠回声定位声波的性别间差异第47-48页
 5.3 蝙蝠回声定位声波性别间差异的意义第48-49页
第六章 普通伏翼幼蝠不连续叫声的个体间差异第49-55页
 6.1 普通伏翼幼蝠叫声的声波特征第50-52页
 6.2 普通伏翼幼蝠声波的个体间差异第52-53页
 6.3 讨论第53-55页
第七章 结论第55-58页
 7.1 结果第55-57页
 7.2 误差分析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瑞香狼毒叶化感作用及其植物源农药功能研究
下一篇:按揭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