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会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13页 |
| 1.1 商誉会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页 |
| 2 商誉会计研究的背景 | 第13-16页 |
| 2.1 商誉会计研究的社会背景:知识经济的兴起 | 第13-14页 |
| 2.2 商誉会计研究的理论背景:无形资产理论 | 第14-16页 |
| 3 商誉的概念 | 第16-25页 |
| 3.1 会计界对商誉认识的历史演进 | 第16-19页 |
| 3.2 对商誉定义的讨论 | 第19-23页 |
| 3.3 商誉的构成要素 | 第23-24页 |
| 3.4 商誉的特性 | 第24-25页 |
| 4 商誉的确认 | 第25-43页 |
| 4.1 会计确认的一般标准 | 第25-26页 |
| 4.2 自创商誉的确认 | 第26-34页 |
| 4.3 外购商誉的确认 | 第34-43页 |
| 5 商誉的计量 | 第43-53页 |
| 5.1 会计计量理论 | 第44-45页 |
| 5.2 商誉的计量模式与方法 | 第45-53页 |
| 6 商誉的会计处理 | 第53-60页 |
| 6.1 外购商誉会计处理的争论与分歧 | 第54-56页 |
| 6.2 外购商誉会计处理的最新进展 | 第56-57页 |
| 6.3 对自创商誉会计处理的思考 | 第57-58页 |
| 6.4 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举例 | 第58-60页 |
| 7 商誉的会计信息披露 | 第60-63页 |
| 8 负商誉 | 第63-70页 |
| 8.1 关于负商誉是否存在 | 第63-65页 |
| 8.2 负商誉的本质属性 | 第65-68页 |
| 8.3 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 第68-70页 |
| 9 对建立我国商誉会计的思考及建议 | 第70-74页 |
| 9.1 对建立我国商誉会计的思考 | 第70-73页 |
| 9.2 对建立我国商誉会计的建议 | 第73-74页 |
| 结束语 | 第74-75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