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华北强对流风暴演变机制及其重力波特征研究
| 0 前言 | 第1-10页 |
| 1 风暴演变特征分析 | 第10-15页 |
| ·过程概况 | 第10页 |
| ·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 | 第10-11页 |
| ·卫星云图分析 | 第11-12页 |
| ·红外云图 | 第11-12页 |
| ·水汽图像 | 第12页 |
| ·雷达回波分析 | 第12-14页 |
| ·雷达强度图(PPI) | 第12-14页 |
| ·雷达速度图(RHI) | 第14页 |
| ·雷电特征分析 | 第14-15页 |
| 2 数值模拟 | 第15-22页 |
| ·模式介绍 | 第15-17页 |
| ·模式特点 | 第15页 |
| ·差分计算方案 | 第15页 |
| ·湿物理过程 | 第15-17页 |
| ·模式控制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 ·模拟结果 | 第18-22页 |
| ·风场、云场 | 第18-19页 |
| ·地面气压场 | 第19-20页 |
| ·云中水成物 | 第20页 |
| ·降水 | 第20-22页 |
| 3 强风暴发展机制分析 | 第22-30页 |
| ·热力层结条件 | 第22-24页 |
| ·济南探空层结分析 | 第22-23页 |
| ·热力层结演变过程 | 第23-24页 |
| ·风暴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24-27页 |
| ·太行山下坡风的抬升作用 | 第24-25页 |
| ·地形对低层风场的影响 | 第25页 |
| ·中尺度辐合线的意义 | 第25-26页 |
| ·垂直风切变启动对流的机制 | 第26-27页 |
| ·风暴运动结构分析 | 第27-30页 |
| ·飑线中-β尺度结构 | 第27-28页 |
| ·垂直速度剖面结构 | 第28页 |
| ·次级环流的作用 | 第28-29页 |
| ·对流风暴的自组织发展机制 | 第29-30页 |
| 4 中尺度重力波(MGWs)分析 | 第30-35页 |
| ·有关MGWs的概念模型 | 第30-31页 |
| ·MGWs发生的环流特征 | 第30页 |
| ·波道机制 | 第30-31页 |
| ·MGWs的垂直结构模型 | 第31页 |
| ·风暴中的MGWs特征及其作用 | 第31-35页 |
| ·MGWs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 ·MGWs产生机制 | 第32-33页 |
| ·MGWs加强维持机制 | 第33-34页 |
| ·MGWs发生的层结条件 | 第34-35页 |
| ·MGWs的作用 | 第35页 |
| 5 结论和讨论 | 第35-37页 |
| 附图 | 第37-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