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对我国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监管之法律研究

导 言第1-12页
第一章 我国证券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第12-26页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的定义第12-13页
 第二节 资产方面的流动性风险第13-20页
  一、 经纪类证券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第13-16页
  二、 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第16-20页
 第三节 负债方面的流动性风险第20-23页
  一、 我国证券公司的融资方式第20-22页
  二、 负债流动性差导致违规风险增大第22-23页
 第四节 忽视流动性风险的直接后果第23-26页
第二章 关于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问题第26-40页
 第一节 监管的必要性第26-29页
  一、 多米诺骨牌效应第27-28页
  二、 脆弱的信用体系第28-29页
 第二节 监管主体的确定第29-34页
  一、 科斯定律第29-31页
  二、 凯罗德--希克斯理论第31-32页
  三、 公共物品第32-33页
  四、 其他有关监管主体的观点第33-34页
 第三节 监管方式的选择第34-40页
  一、 政府监管失灵第34-35页
  二、 监管的价值取向第35-38页
  三、 监管方式的选择第38-40页
第三章 流动性风险的事前监管第40-60页
 第一节 资本充足率第41-50页
  一、 资本充足率是风险预防的基础第41-42页
  二、 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第42-48页
  三、 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评价第48-50页
 第二节 建立激励型的风险控制体系第50-57页
  一、 激励型风险控制体系是风险预防的根本第50-52页
  二、 落后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第52-53页
  三、 建立激励型的风险控制体系第53-57页
 第三节 扩大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第57-60页
  一、 银证合作第57-58页
  二、 发债规则第58-59页
  三、 债务融资的其他途径第59-60页
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的事后监管第60-68页
 第一节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第60-63页
  一、 违法的原因第60-61页
  二、 执法的滞后第61-62页
  三、 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第62-63页
 第二节 推广并完善准退出机制第63-64页
  一、 准退出机制的意义第63页
  二、 准退出机制的应用第63-64页
 第三节 建立安全的退出机制第64-68页
  一、 我国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的现状第64-65页
  二、 国外证券公司的退出模式第65-66页
  三、 建立安全的退出机制第66-68页
第五章 结论第68-70页
附录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境内FDI方式技术引进现象的研究
下一篇:智能监控及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