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1-2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评述、博弈论阐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20页 |
§2-1 相关研究评述 | 第11-13页 |
2-1-1 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 | 第11-12页 |
2-1-2 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2-2 博弈论 | 第13-16页 |
2-2-1 博弈论简介 | 第13-14页 |
2-2-2 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页 |
2-2-3 博弈论是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 第14-16页 |
§2-3 信息经济学发展概述 | 第16-18页 |
2-3-1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 | 第16-17页 |
2-3-2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 第17-18页 |
§2-4 科技资源配置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4-1 科技资源 | 第18-19页 |
2-4-2 科技资源配置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技资源配置状况分析与评价 | 第20-29页 |
§3-1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技资源配置规模分析 | 第20-22页 |
3-1-1 高等学校科技资源在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地位 | 第20页 |
3-1-2 高等学校科技经费来源 | 第20-22页 |
§3-2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分析 | 第22-27页 |
3-2-1 科技资源在不同高等学校分布状况 | 第22-23页 |
3-2-2 科技资源在不同研究与发展阶段的分布 | 第23-25页 |
3-2-3 科技资源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分布 | 第25-27页 |
§3-3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评价 | 第27-29页 |
3-3-1 高等学校科技资源配置规模评价 | 第27页 |
3-3-2 高等学校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评价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政府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之间科技资源配置的博弈分析 | 第29-37页 |
§4-1 建立委托-代理模型 | 第29-31页 |
4-1-1 假设条件及符号说明 | 第29-30页 |
4-1-2 建立模型 | 第30-31页 |
§4-2 计划体制下政府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31-33页 |
§4-3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博弈分析 | 第33-37页 |
第五章 高等学校科技资源配置市场竞争行为博弈分析 | 第37-43页 |
§5-1 引言 | 第37页 |
§5-2 基本假没与建立模型 | 第37-39页 |
5-2-1 基本假设 | 第37-38页 |
5-2-2 建立模型 | 第38-39页 |
§5-3 静态与动态博弈分析 | 第39-43页 |
5-3-1 静态博弈分析 | 第39-41页 |
5-3-2 动态博弈分析 | 第41-43页 |
第六章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激励机制研究 | 第43-48页 |
§6-1 社会理性人的假设及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6-2 在信息对称情况下给定代理人的努力水平a,委托人选扦s(π)的最优化问题 | 第44-46页 |
§6-3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合同 | 第46-48页 |
第七章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对策研究 | 第48-54页 |
§7-1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新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 | 第48-50页 |
§7-2 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市场机制 | 第50-51页 |
§7-3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 第51-52页 |
§7-4 加强规划与部署,整合高校科技资源 | 第52-54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