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18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9-11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 第9页 |
|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 第9-10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 第10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 第10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 第10-11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现状及发展 | 第11-14页 |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2页 |
| ·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 ·传统管理信息系统的缺陷 | 第14-15页 |
| ·油气田开发中GIS技术的优势 | 第15-16页 |
| ·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2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18-22页 |
| ·空间数据获取 | 第18-19页 |
| ·数字化 | 第18-19页 |
| ·数据转换 | 第19页 |
| ·遥感数据输入 | 第19页 |
| ·空间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 ·坐标转换 | 第19-20页 |
| ·图幅拼接 | 第20页 |
| ·图形单元修改 | 第20页 |
| ·属性数据 | 第20-22页 |
| 第3章 异种信息集成 | 第22-30页 |
| ·GIS数据库特点 | 第22页 |
| ·空间数据模型 | 第22-24页 |
| ·栅格模型 | 第23页 |
| ·矢量模型 | 第23-24页 |
| ·多源数据集成 | 第24-27页 |
| ·多源数据集成的瓶颈 | 第24-25页 |
| ·集成方法 | 第25-27页 |
| ·油气田数据集成 | 第27-30页 |
| ·数据组成 | 第27-28页 |
| ·数据构模 | 第28-29页 |
| ·数据集成 | 第29-30页 |
| 第4章 地图投影 | 第30-38页 |
| ·地图投影的概念 | 第30-32页 |
| ·地图投影的选择 | 第32页 |
| ·油气田开发中地图投影的应用 | 第32-38页 |
|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 | 第32-33页 |
| ·分带投影法 | 第33-34页 |
| ·坐标转换 | 第34-38页 |
| 第5章 数字地形模型(DTM) | 第38-49页 |
| ·DTM和DEM | 第38页 |
| ·DEM数据的网格化 | 第38-39页 |
| ·几种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 第39-42页 |
| ·泰森多边形(最近邻点法) | 第39-40页 |
| ·趋势面分析 | 第40页 |
| ·反比距离法 | 第40-41页 |
| ·克里金(Kriging)插值 | 第41-42页 |
| ·插值方法选择 | 第42-43页 |
| ·图形技术 | 第43-48页 |
| ·旋转变换 | 第43页 |
| ·投影变换 | 第43-44页 |
| ·消隐技术 | 第44-48页 |
| ·DEM在油气田中的应用 | 第48-49页 |
| 第6章 数据表现 | 第49-53页 |
| ·表现方式 | 第49-50页 |
| ·GIS与地图制图 | 第50-51页 |
| ·专题地图 | 第51-52页 |
| ·专题地图在油气田中的应用 | 第52-53页 |
| 第7章 开发实例 | 第53-73页 |
| ·系统概述 | 第53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3-58页 |
| ·技术实施路线 | 第53-54页 |
| ·系统框架 | 第54-55页 |
| ·数据库建设 | 第55-58页 |
| ·开发环境 | 第58页 |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58-60页 |
| ·模块实现 | 第60-72页 |
| ·地图投影转换 | 第60-61页 |
| ·图层叠加 | 第61-63页 |
| ·三维地质模型 | 第63-67页 |
| ·专题地图 | 第67-70页 |
| ·地图浏览回放 | 第70-72页 |
| ·问题及解决 | 第72-73页 |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页 |
| ·建议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