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张拉整体结构的发展简史 | 第9-12页 |
1.3 张拉整体结构的特性 | 第12-13页 |
1.4 张拉整体结构研究方法现状和进展 | 第13-14页 |
1.5 张拉整体结构在工程种的应用 | 第14-17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张拉整体结构形态分析 | 第20-29页 |
2.1 结构形态 | 第20页 |
2.2 张拉整体结构形态 | 第20-28页 |
2.2.1 多面体几何 | 第20-21页 |
2.2.2 简单型张拉整体单元 | 第21-24页 |
2.2.3 复合型张拉整体单元 | 第24-25页 |
2.2.4 Fuller的短程线型结构 | 第25-28页 |
2.3 结论 | 第2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张拉整体结构形态的思考 | 第29-51页 |
3.1 运动状态中张拉整体的展现 | 第29-33页 |
3.2 间断的压杆或是连续的压杆 | 第33-41页 |
3.3 张拉整体概念的整体性 | 第41-44页 |
3.4 张拉整体单元的组合方式 | 第44-48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张拉整体单元找形问题研究 | 第51-71页 |
4.1 张拉整体单元找形问题 | 第51页 |
4.2 张拉整体结构找形方法 | 第51-61页 |
4.2.1 运动学方法 | 第51-54页 |
1. 几何分析方法 | 第51-52页 |
2. 非线性方程求解 | 第52-53页 |
3. 动力松弛法 | 第53-54页 |
4.2.2 静态方法 | 第54-61页 |
1. 力的平衡分析法 | 第54-56页 |
2. 力密度法 | 第56-57页 |
3. 能量法 | 第57-58页 |
4. 坐标缩减法 | 第58-61页 |
4.3 新的张拉整体找形方法 | 第61-68页 |
4.3.1 提出问题 | 第61-62页 |
4.3.2 概念引入 | 第62-63页 |
4.3.3 理论证明 | 第63-64页 |
4.3.4 具体步骤 | 第64-65页 |
4.3.5 算例 | 第65-68页 |
4.4 结论 | 第68-69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第五章 张拉整体结构的动力性质 | 第71-113页 |
5.1 张拉整体结构动力方程推导 | 第71-83页 |
5.1.1 形变运动 | 第72-74页 |
5.1.2 质量守恒 | 第74页 |
5.1.3 弹性本构方程 | 第74-76页 |
5.1.4 欧拉运动方程 | 第76-79页 |
5.1.5 拉各朗日运动方程 | 第79-82页 |
5.1.6 线性运动方程 | 第82-83页 |
5.2 张拉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 | 第83-110页 |
5.2.1 压杆接触型塔状张拉整体 | 第83-89页 |
5.2.2 压杆非接触型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所组成的结构的动力特 | 第89-98页 |
5.2.3 压杆接触型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所组成的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98-102页 |
5.2.4 阻尼的影响 | 第102-110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110-11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6.1 结论 | 第113-114页 |
6.2 展望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