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商业银行风险与商业银行会计 | 第10-25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 第10-16页 |
一、 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 | 第11-14页 |
三、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 第14-16页 |
第二节 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16-22页 |
一、 坚持“三性”原则与商业银行风险 | 第16-17页 |
二、 银行内部控制与商业银行风险 | 第17-19页 |
三、 金融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 | 第19-21页 |
四、 市场约束与商业银行风险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商业银行会计在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 第22-25页 |
一、 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离不开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 | 第22-23页 |
二、 严密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 | 第23-24页 |
三、 充分运用稳健、谨慎的会计政策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有效措施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现状 | 第25-40页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现状 | 第25-31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概况 | 第25-26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现状 | 第26-28页 |
三、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 第28-31页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现状 | 第31-40页 |
一、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工作不健全 | 第31-34页 |
二、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不严密 | 第34-36页 |
三、 谨慎性原则运用不足 | 第36-37页 |
四、 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改善银行会计工作 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 | 第40-57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会计工作改革的迫切性 | 第40-41页 |
一、 改革和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工作是解决现存在问题的迫切要求 | 第40页 |
二、 改革和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工作是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第40-41页 |
三、 适应经济一体化,加入WTO要求改革和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工作 | 第41页 |
第二节 改革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体制 | 第41-46页 |
一、 实行集中管理型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 | 第41-42页 |
二、 统一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制度 | 第42-44页 |
三、 完善内外部控制约束机制,约束商业银行会计行为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完善商业银行会计标准 | 第46-51页 |
一、 商业银行会计标准内容的合理安排 | 第46-47页 |
二、 依据国际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标准,合理确认贷款利息收入 | 第47-48页 |
三、 贯彻谨慎性原则,改革贷款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与核销制度 | 第48-51页 |
四、 表外业务的确认与计量 | 第51页 |
第四节 建立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 | 第51-54页 |
一、 提高对借款人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要求 | 第51-52页 |
二、 改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与揭示 | 第52-54页 |
第五节 推动商业银行会计改革的配套措施 | 第54-57页 |
一、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适应银行会计改革需要 | 第54页 |
二、 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为会计工作改革提供技术保障 | 第54-55页 |
三、 严格贷款审批程序,提高贷款质量 | 第55页 |
四、 积极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法,加强贷款管理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注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