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百会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3页 |
| 第一节 百会穴的研究探讨 | 第10-17页 |
| 1 百会穴古代文献研究 | 第10-14页 |
| 2 百会穴现代文献研究 | 第14-17页 |
| 3 结论 | 第17页 |
| 第二节 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1. 传统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 第17页 |
| 2 传统医学对眩晕的治疗 | 第17-18页 |
| 3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第18-19页 |
| 4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治疗 | 第19页 |
| 第三节 蜂针疗法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 1 概述 | 第19页 |
| 2 蜂针液作用原理 | 第19-20页 |
| 3 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3-32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二、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 1 病历来源 | 第23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23页 |
| 3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 4 排除标准 | 第23-24页 |
| 5 剔除标准 | 第24页 |
| 三、研究方案 | 第24-25页 |
| 1 分组 | 第24页 |
| 2 治疗器具 | 第24页 |
| 3 针刺治疗 | 第24页 |
| 4 干预措施 | 第24-25页 |
| 5 评分标准 | 第25页 |
| 6 统计学处理 | 第25页 |
| 四、统计结果 | 第25-29页 |
| 1 治疗前基线比较 | 第25-26页 |
| 2 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比较 | 第26-29页 |
| 五、讨论与分析 | 第29-31页 |
| 1 百会穴功效 | 第29页 |
| 2 眩晕病机 | 第29页 |
| 3 颈性眩晕的百会穴治疗 | 第29页 |
| 4 蜂针与灸法的作用 | 第29-30页 |
| 5 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 六、结论 | 第31-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附录 | 第35-38页 |
| 附录1 | 第35-36页 |
| 附录2 | 第36-38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