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爆炸物工业、火柴工业论文--猛性炸药论文

气体反溶剂法(GAS)重结晶HMX的研究

1 前言第1-10页
2 研究背景第10-14页
 2.1 超细炸药制造技术第10-12页
  2.1.1 机械研磨法第10页
  2.1.2 高速射流粉碎法第10页
  2.1.3 化学法第10-11页
  2.1.4 微乳状液法第11页
  2.1.5 超临界流体重结晶法第11-12页
 2.2 国内外细化炸药的状况第12-14页
3 超临界流体的基本理论第14-27页
 3.1 超临界流体的基本概念及性质第14-16页
  3.1.1 超临界流体第14-15页
  3.1.2 二氧化碳的PVT性质第15-16页
  3.1.3 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第16页
 3.2 超临界流体的细化原理第16-27页
  3.2.1 快速膨胀过程第17-18页
  3.2.2 气体反溶剂过程第18-21页
  3.2.3 结晶过程的基本理论第21-27页
4 超临界流体细化HMX的实验研究第27-45页
 4.1 实验装置及工作流程第27-28页
  4.1.1 实验装置及仪器第27-28页
  4.1.2 工作流程第28页
 4.2 膨胀度的研究第28-32页
  4.2.1 膨胀度的测试第29-30页
  4.2.2 结论与分析第30-32页
 4.3 实验温度、压力、浓度对粒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第32-42页
  4.3.1 压力对粒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第37-41页
  4.3.2 温度及浓度对粒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第41-42页
 4.4 实验温度、压力、浓度对晶体形状的影响第42-45页
  4.4.1 浓度对晶形的影响第43页
  4.4.2 温度对晶形的影响第43-44页
  4.4.3 压力对晶形的影响第44-45页
5 细化HMX的撞击感度性能测试第45-51页
 5.1 试验设备与器件第45页
  5.1.1 传爆药撞击感度仪第45页
  5.1.2 分析天平第45页
  5.1.3 砂纸第45页
 5.2 试验样品第45-49页
  5.2.1 试验样品要求第45页
  5.2.2 试验样品的粒度指标第45-49页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5.3.1 粒度对撞击感度的影响第49-50页
  5.3.2 晶形对撞击感度的影响第50-51页
6 结论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图第56-57页
 图3-1 纯流体的状态关系第14-15页
 表3-1 常见流体的临界参数第15页
 图3-2 CO_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第15页
 图3-3 CO_2密度与压力的关系第15-16页
 表3-2 流体的传递性质数值的比较第16-22页
 图3-4 溶液状态图第22-24页
 图3-5 成核速率与过饱和度的关系第24-26页
 图3-6 气体通入方式与溶液过饱和度的关系图第26-27页
 图4-1 实验装置示意图第27-28页
 图4-2 改进装置图第28-29页
 表4-1 已测试过的溶剂-超临界反溶剂体系第29页
 表4-2 HMX的溶解度第29-31页
 表4-3 溶剂膨胀度实验数据第31-32页
 图4-3 两种溶剂的膨胀度曲线图第32页
 图4-4 未搅拌时丙酮在305k的膨胀度图第32-33页
 表4-4 超临界二氧化碳细化HMX的实验数据(1)第33-34页
 表4-5 超临界CO_2细化HMX的实验数据(2)第34-37页
 图4-5 HMX1023sha粒度分布图、表第37-38页
 图4-6 24℃,1gHMX/100ml丙酮,88bar,4倍电镜照片第38-39页
 图4-7 HMX1019xia粒度分布图、表第39-40页
 图4-8 HMX1227s1粒度分布图、表第40-41页
 图4-9 HMX1220x2粒度分布图、表第41-43页
 图4-10 片状晶形图第43页
 图4-11 立方形晶形图第43-44页
 图4-12 针状晶形图第44-46页
 图5-1 1~5μm片状HMX的粒度分布图、表第46-47页
 图5-2 10~30μm片状HMX的粒度分布图、表第47-48页
 图5-3 10~30μm方状HMX的粒度分布图、表第48-49页
 表5-1 不同粒度HMX撞击感度试验结果第49页
 表5-2 细化HMX的飞片感度试验结果第49-50页
 表5-3 不同晶形HMX的撞击感度第50-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统坳陷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构成及其与油气的关系—以陇东地区长3油组为例
下一篇:表达两种不同外膜蛋白的禽大肠杆菌融合株的构建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