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梗塞与自主神经关系的研究 | 第1-124页 |
| 中文摘要 | 第4-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6页 |
| 一.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死亡和预后 | 第16-27页 |
| 二.正常人心率变异分析 | 第27-39页 |
| 三.心肌梗塞急性期心率变异分析 | 第39-56页 |
| 四.急性心梗第三周心率变异与临床及预后 | 第56-72页 |
| 五.心梗患者急性期和随后一年心率变异演变 | 第72-86页 |
| 六.氨酰心安和依那普利对心梗患者心率变异影响 | 第86-92页 |
| 七.急性心肌梗塞压力反射敏感性及与心率变异关系 | 第92-100页 |
| 八.急性心梗患者尿儿茶酚胺变化与临床、预后及心率变异关系 | 第100-113页 |
| 九.小结 | 第113-124页 |
| 中文 | 第113-116页 |
| 英文 | 第116-124页 |
| 1. Onset, death and pro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第116-117页 |
| 2.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normal persons | 第117-118页 |
| 3.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early after AMI | 第118-119页 |
| 4. Clinical and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hree week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 第119-120页 |
| 5. Time course of recovery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the early phase and one year follow-up after AMI | 第120-121页 |
| 6. The effects of atenolol and enalopril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 第121页 |
| 7. Baroreflex sensitivit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ts relation with heart rate variability | 第121-122页 |
| 8. The change of urinary catecholamine in AMI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eart rate variability | 第122-124页 |
| 文献综述 心肌梗塞和自主神经 | 第124-141页 |
| 一.心脏自主神经的生理和病理生理 | 第124-127页 |
| 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检测 | 第127-138页 |
| 三.心源性猝死与自主神经系统及其对策 | 第138-1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1-161页 |
| 致谢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