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计量仪器论文--质量计量仪器论文

车辆动态称重技术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引言第10-11页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研究意义第11-1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5-18页
第二章 车辆动态称重技术综述第18-36页
   ·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第18-25页
     ·压电传感器第19-21页
     ·弯板第21-22页
     ·单传感器第22-23页
     ·光纤传感器第23-25页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影响因素第25-35页
     ·与车辆相关因素第25-33页
     ·与车辆非相关因素第33-35页
   ·本文的技术方案和难点第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新型软质电容式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设计第36-62页
   ·车辆动态称重术语第36-37页
   ·软质传感器设计第37-50页
     ·电容法进行动态称重的可行性第37-38页
     ·软质传感器基本原理第38-39页
     ·软质传感器材料选择第39-47页
     ·软质传感器结构设计第47-50页
     ·软质传感器的优点第50页
   ·测量电路设计及实现第50-59页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第51-57页
     ·数字电路设计第57-59页
   ·小结第59-62页
第四章 软质车辆动态称重系统测量模型第62-80页
   ·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模型第62-64页
   ·软质传感器粘弹性特性第64-67页
     ·粘弹行为第65-67页
     ·Boltzmann叠加原理第67页
   ·粘弹性体测量模型第67-75页
     ·Maxwell模型第68-70页
     ·Kelvin模型第70-72页
     ·Maxwell-Kelvin模型第72-75页
   ·受力部分几何形状的影响第75-77页
   ·小结第77-80页
第五章 基于软质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实验研究第80-106页
   ·软质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第80-81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去噪方法第81-90页
     ·小波分析概述第81-84页
     ·信号分解与重构第84-86页
     ·小波函数的选取第86-87页
     ·动态称重信号预处理与分析第87-90页
   ·系统的静态测试第90-98页
     ·应力-应变特性第90-92页
     ·受力部分几何形状的影响测试第92-94页
     ·传感器重复性测试第94-95页
     ·温度的影响测试第95-97页
     ·关系模型的验证第97-98页
   ·系统的动态测试第98-104页
     ·传感器初值的影响测试第100-101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01-104页
   ·小结第104-106页
第六章 基于硬质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第106-122页
   ·硬质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第106页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信号处理方法第106-116页
     ·车辆动态轴重信号处理方法第106-111页
     ·基于SVM信号处理方法第111-113页
     ·基于系统辨识方法的动态称重系统数学模型第113-116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16-119页
     ·实验室测试第116-118页
     ·现场测试第118-119页
   ·小结第119-12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2-126页
   ·结论第122-124页
   ·展望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2页
作者简历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智能空间上下文共享研究
下一篇:功能化聚炔的合成及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