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

浅源地震特征分析与矿山地震相关性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天然地震与矿震相关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天然地震与矿震相关性国外研究概况第11-12页
     ·天然地震与矿震相关性国内研究概况第12-13页
   ·地震的发生机理分析第13-16页
     ·全球地震概况第13-14页
     ·中国地震概况第14-15页
     ·地震发生机理研究第15-16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2 活动构造及其应力场对天然地震与矿震的影响第18-30页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区与基本特征第18-21页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动力学环境第18页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区第18-19页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第19-21页
   ·中国现代构造及其应力场对地震的影响第21-24页
     ·我国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与分布第21页
     ·活动断裂对地震的控制影响第21-24页
   ·中国现代构造及其应力场对矿震影响第24-29页
     ·矿震的生成环境第24-27页
     ·诱发矿震的动力因子第27-28页
     ·矿震的发生机理第28-29页
   ·天然地震与矿震发生机理的相关性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阜新及其周边地区浅源地震研究第30-38页
   ·阜新区域地震构造环境第30-32页
   ·阜新区域地震时序特征分析第32-34页
   ·阜新区域地震发震频次分析第34-35页
   ·阜新区域地震发震震中分析第35-36页
   ·阜新区域地震震源深分布统计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4 矿山地震研究及与浅源地震相关性分析第38-58页
   ·阜新五龙矿区域地质构造第38-40页
     ·五龙矿地理位置第38页
     ·五龙矿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第38-40页
   ·阜新五龙矿矿震特征分析第40-50页
     ·矿震震级时序特征分析第40-41页
     ·矿震发震频次分析第41-43页
     ·矿震发震震中分析第43-44页
     ·矿震震源深分析第44-45页
     ·矿震应变能释放特征分析第45-47页
     ·矿震b 值特征分析第47-50页
   ·矿震与浅源地震相关性分析第50-57页
     ·矿震与浅源地震时序特征的相关性第50-52页
     ·矿震与浅源地震发震频率的相关性第52-53页
     ·矿震与浅源地震发震震中的相关性第53-55页
     ·矿震与浅源地震震源深的相关性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微震监测技术及其应用第58-67页
   ·微震监测技术的实用意义第58页
   ·微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第58-60页
   ·微震监测原理第60页
   ·矿震事件的定位原理第60-63页
     ·初定位交切法第60-61页
     ·P 波初动方位判断第61-62页
     ·偏振分析方法第62-63页
   ·矿山微震监测系统实例第63-66页
     ·SOS 微震监测系统第63-65页
     ·ISS 微震监测系统第65-66页
   ·矿山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前景第66-67页
6 结论及展望第67-69页
   ·主要结论第67-68页
   ·今后工作的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作者简历第72-7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地震诱发斜坡塌滑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