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的隐喻与礼俗的现实--以山西下村花馍礼俗为对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绪论 | 第13-17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4-17页 |
1 山西下村花馍礼俗概述 | 第17-29页 |
·山西下村花馍礼俗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 第17-19页 |
·山西下村花馍礼俗生存的自然环境 | 第17-18页 |
·山西下村花馍礼俗生存的社会环境 | 第18-19页 |
·花馍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 第19-22页 |
·山西及其下村花馍的类型 | 第22-24页 |
·岁时节日中的花馍 | 第22-23页 |
·人生仪礼中的花馍 | 第23-24页 |
·不同区域的花馍礼俗比较 | 第24-28页 |
·域内花馍礼俗比较:山西下村与山西宏道镇 | 第25-27页 |
·域内外花馍礼俗比较:山西下村与河南沈丘 | 第27-28页 |
小结:特定时空场域中的花馍礼俗 | 第28-29页 |
2 花馍礼俗的展演与传承 | 第29-38页 |
·蒸花馍:一场仪式展演的文化解释 | 第29-33页 |
·蒸花馍的仪式展演 | 第29-31页 |
·蒸花馍仪式的文化图式 | 第31-33页 |
·山西下村花馍礼俗的传承机制 | 第33-35页 |
·血缘传承:鸭子的儿子会“凫水” | 第33-34页 |
·地缘传承:咱这地方的女人都会蒸 | 第34-35页 |
·蒸花馍:花馍礼俗知识的延续 | 第35-37页 |
·认同:花馍表达咱对神虔诚 | 第35-36页 |
·情感:今年女儿回来咱要蒸 | 第36-37页 |
小结:花馍礼俗惯习的“例行化” | 第37-38页 |
3 花馍的象征内蕴与符号意义 | 第38-45页 |
·花馍的象征内蕴 | 第38-43页 |
·动植物崇拜 | 第39-40页 |
·生殖崇拜 | 第40-43页 |
·花馍的符号意义 | 第43-44页 |
·西方的符号到中国的民俗符号 | 第43页 |
·花馍的民俗符号意义阐释 | 第43-44页 |
小结:花馍礼俗实践感的模糊性 | 第44-45页 |
4 花馍礼俗文化功能的多维审视 | 第45-53页 |
·信仰世界的强化——神与人、祖先与人沟通的媒介 | 第45-49页 |
·神荫下:还愿的花馍 | 第45-47页 |
·祖荫下:祭祖的花馍 | 第47-49页 |
·社会记忆的一种机制 | 第49-50页 |
·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 第50-51页 |
·女儿角色的凸显——丧葬仪式中的花馍 | 第51-52页 |
小结:花馍礼俗的文化附加值 | 第52-53页 |
5 花馍礼俗在现代社会的嬗变及发展趋势 | 第53-59页 |
·花馍礼俗在现代社会的嬗变 | 第53-56页 |
·花馍礼俗的时空变迁 | 第53-54页 |
·花馍礼俗持有者态度的变化 | 第54-56页 |
·花馍礼俗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 第56-58页 |
·作为个人文化资本的花馍礼俗 | 第56-57页 |
·作为村落文化资本的花馍礼俗 | 第57-58页 |
小结:花馍礼俗的如是性 | 第58-59页 |
结束语:花馍礼俗对乡村日常生活的表述与维系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