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中药牡丹皮质量控制及其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4页
第二章 牡丹皮多成分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研究第14-39页
 (一) 牡丹皮中三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第14-23页
  1. 仪器和材料第14-15页
  2. 方法和结果第15-19页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第15-16页
   ·溶液的制备第16-17页
   ·线性关系第17页
   ·精密度试验第17-18页
   ·重复性试验第18页
   ·稳定性试验第18页
   ·回收率试验第18-19页
   ·样品测定第19页
  3. 讨论第19-22页
   ·牡丹皮提取条件优化第19-22页
   ·色谱条件考察第22页
   ·含量测定结果第22页
  4. 小结第22-23页
 (二) 牡丹皮指纹图谱建立第23-33页
  1. 仪器与材料第23页
  2. 方法与结果第23-32页
   ·色谱条件第23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3-24页
   ·精密度试验第24-25页
   ·重复性试验第25-27页
   ·稳定性试验第27-29页
   ·指纹图谱的建立第29-32页
  3. 讨论第32页
  4. 小结第32-33页
 (三) 牡丹皮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第33-39页
  1. 仪器与材料第33页
  2. 方法与结果第33-36页
   ·色谱条件第33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33页
   ·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第33-36页
  3. 讨论第36-37页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第36页
   ·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比较第36页
   ·牡丹皮药材得分排序第36-37页
  4. 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牡丹皮中多种化学成分鉴别研究第39-62页
 (一) 牡丹皮成分HPLC-TOF定性第39-55页
  1. 化合物数据库的建立第39-41页
  2. 仪器与试剂第41页
  3. 方法与结果第41-53页
   ·色谱条件第41页
   ·TOF/MS质谱条件第41页
   ·供试品的制备第41-42页
   ·HPLC-TOF/MS对牡丹皮成分的快速鉴别第42-53页
  4. 牡丹皮明晰化指纹图谱第53-54页
  5. 讨论第54-55页
  6. 小结第55页
 (二) 牡丹皮挥发油和乙醚提取物的GC-MS分析第55-62页
  1. 仪器与试药第55-56页
   ·仪器第55页
   ·试药第55-56页
  2. 牡丹皮挥发性成分的快速鉴别第56-60页
   ·试验条件第56页
   ·方法与结果第56-60页
  3. 讨论第60-61页
  4. 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牡丹皮中芍药苷的比较药代动力学研究第62-75页
 1. 材料与试剂第63页
 2. 血浆样品的HPLC-MS分析第63-64页
   ·血浆样品的处理第63-64页
   ·色谱条件第64页
   ·质谱条件第64页
 3. 方法学验证第64-70页
   ·方法特异性第64-66页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检测限与定量限第66-67页
   ·精密度和准确度第67-68页
   ·回收率试验第68页
   ·稳定性第68-69页
   ·随行标准曲线和质量控制第69页
   ·方法学小结第69-70页
 4. 实验方法第70-72页
   ·灌胃药材提取物的制备第70页
   ·灌胃给药芍药苷溶液的制备第70页
   ·试验设计第70页
   ·数据处理第70-71页
   ·实验结果第71-72页
 5. 讨论第72-73页
 6. 小结第73-75页
总结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绵Haliclona oculata和Plakortis simplex活性成分研究
下一篇:芒果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