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平面框架(杆系模型)能量分析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7页
   ·抗震设计思想的发展第9-14页
     ·抗震设计发展的阶段第9-10页
     ·我国目前的抗震设计思想第10页
     ·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和分析方法第10-12页
     ·位移单一指标评估结构性能的不足及补充能量分析的重要性第12-13页
     ·能量反应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3-14页
   ·性态抗震设计对位移及能量指标的要求和分析方法第14-15页
     ·位移指标第14页
     ·能量指标第14-15页
   ·本文的分析目的及内容第15-17页
2 抗震结构能量反应分析理论及方法第17-23页
   ·能量概念的提出能量反应分析的发展第17-20页
   ·能量反应分析的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能量在抗震指标中的运用第22-23页
3 能量反应的两种定义及能量反应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第23-39页
   ·能量反应的两种定义第23-24页
   ·多自由度层模型的能量方程的建立第24-25页
   ·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框架杆系模型能量方程的建立第25-31页
   ·地震作用下的能量方程的求解第31-38页
   ·小结第38-39页
4 平面杆系模型能量反应分析第39-76页
   ·多自由度结构能量反应分析步骤第39页
   ·计算程序及其分析方法第39-47页
     ·计算程序第39-40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第40-44页
     ·程序的计算流程第44页
     ·计算方法说明第44-45页
     ·构件屈服轨迹及荷载取值第45-46页
     ·结构失效准则第46-47页
   ·影响抗震结构能量反应的因素分析第47-51页
     ·地面运动参数及地面运动的分类第47页
     ·地震动幅值第47-48页
     ·地震动频谱特性第48-49页
     ·地震动持时第49-51页
   ·地面运动的分类第51页
   ·基于结构滞回耗能的地震动输入选择第51-52页
   ·影响结构滞回耗能的地震动主要参数第52-53页
   ·杆系模型算例结构第53-55页
   ·基于能量概念的选波方案研究第55-61页
     ·双指标选波和结构滞回耗能统计第55-57页
     ·按反应谱面积选波和滞回耗能统计第57-58页
     ·多波输入对结构的滞回耗能反应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统计第58-59页
     ·不同柱截面的结构滞回耗能的分配第59-61页
   ·杆系模型算例验证第61-76页
     ·地震波的选取第64-65页
     ·结构动力响应第65-68页
     ·结构的塑性铰出铰顺序及分布规律第68-71页
     ·九层算例结构的弹性耗能、滞回耗能在总能量中的分配第71-73页
     ·九层算例结构滞回耗能在梁柱的的分配第73页
     ·九层算例结构滞回耗能在层间的分配第73-75页
     ·小结第75-76页
5 不同恢复力模型对结构滞回耗能的影响第76-85页
   ·两线型恢复力的特征点取值第76-77页
   ·算例第77-79页
   ·结构的塑性铰出铰顺序及分布规律第79-81页
   ·结构滞回耗能在梁柱的分配第81-82页
   ·结构滞回耗能在层间的的分配第82-83页
   ·结构动力响应第83-84页
   ·小结第84-85页
6 结束语第85-86页
   ·本文所取得的主要初步结果第85页
   ·需进一步研究工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附录第90-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板楼盖边梁—楼面梁协调扭转试验及研究
下一篇: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