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态参数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小波分析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及发展 | 第18-2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 第22-37页 |
·引言 | 第22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2-26页 |
·连续小波变换的性质 | 第22-25页 |
·连续小波变换的尺度特性 | 第25页 |
·连续小波变换的频率特性 | 第25-26页 |
·离散正交小波变换 | 第26-27页 |
·常用小波函数介绍 | 第27-31页 |
·多分辨分析(MRA) | 第31-37页 |
·定义 | 第31-32页 |
·多分辨分析的空间剖分 | 第32-33页 |
·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的性质 | 第33-34页 |
·小波分解与重构算法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原理 | 第37-50页 |
·引言 | 第37页 |
·小波奇异性理论 | 第37-42页 |
·信号奇异性的性质 | 第37-39页 |
·小波变换识别奇异点位置的方法 | 第39页 |
·奇异性程度与Lipschitz 指数的关系 | 第39-40页 |
·小波基和分析尺度的选择原则 | 第40-42页 |
·小波去噪原理及实现方法 | 第42-44页 |
·含裂缝梁式结构的动力分析及损伤识别 | 第44-50页 |
第四章 基于小波分析的简支梁损伤识别方法 | 第50-80页 |
·引言 | 第50页 |
·基于振型小波分析的简支梁损伤位置和程度的研究 | 第50-71页 |
·有损伤简支梁的计算模型 | 第50-51页 |
·损伤位置的识别 | 第51-58页 |
·损伤程度的识别 | 第58-71页 |
·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分析的简支梁损伤识别 | 第71-72页 |
·转角模态参数的计算 | 第71页 |
·损伤识别的计算分析 | 第71-72页 |
·基于应变模态小波分析的简支梁损伤识别 | 第72-76页 |
·应变模态分析的原理 | 第72-74页 |
·损伤识别的仿真计算分析 | 第74-75页 |
·去噪处理后的损伤识别 | 第75-76页 |
·基于曲率模态小波分析的简支梁损伤识别 | 第76-79页 |
·曲率模态分析的原理 | 第76-78页 |
·仿真算例分析 | 第78-79页 |
·几种小波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79-80页 |
第五章 基于小波分析的平面框架损伤识别 | 第80-89页 |
·引言 | 第80页 |
·基于振型小波分析的平面框架损伤识别 | 第80-82页 |
·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分析的平面框架损伤识别 | 第82-84页 |
·基于应变模态小波分析的平面框架损伤识别 | 第84-87页 |
·含噪声的平面框架损伤识别 | 第84-85页 |
·去噪处理后的平面框架损伤识别 | 第85-87页 |
·基于曲率模态小波分析的平面框架损伤识别 | 第87-8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论文成果和参加的项目工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