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环氧/氰酸酯/聚醚酮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25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概念第11-12页
   ·互穿网络的制备第12-13页
   ·国内外对互穿网络体系的研究第13-21页
     ·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体系第13-18页
     ·氰酸酯树脂互穿网络体系第18-21页
     ·氰酸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第21页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表征方法第21-23页
     ·宽带介电松弛谱(DRS)第22页
     ·荧光光谱第22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22-23页
     ·X-射线衍射第23页
     ·其它常用表征方法第23页
   ·增韧机理第23-2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2 实验部分第25-29页
   ·实验原料第25页
   ·实验仪器第25页
   ·试样制备第25-26页
   ·性能的表征第26-29页
     ·DSC测试第26页
     ·FTIR测试第26页
     ·断裂韧性的测试第26-27页
     ·弯曲模量及弯曲强度的测试第27页
     ·动态力学分析测试第27-28页
     ·热变形测试第28页
     ·热失重分析第28页
     ·断面形貌的观测第28页
     ·凝胶时间的测定第28-2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9-54页
   ·PEK-C对固化反应的影响第29-37页
     ·固化工艺的确定第29-33页
     ·PEK-C含量对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34-37页
   ·PEK-C对固化物结构的影响第37-45页
     ·PEK-C含量对凝胶点时树脂结构的影响第38-40页
     ·PEK-C含量对固化后树脂结构的影响第40-43页
     ·PEK-C对材料交联密度的影响第43-45页
   ·PEK-C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第45-51页
     ·材料的断裂韧性第46-47页
     ·材料的力学性能第47-48页
     ·材料的耐热性能第48-51页
   ·材料的微观形貌及增韧机理第51-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壳聚糖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对亚硝酸盐氮的吸附研究
下一篇: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催化剂载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