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智能材料论文

紫外光敏复合引发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0页
   ·概述第10页
   ·光引发体系现状与发展第10-15页
     ·光引发剂的类型第10-12页
     ·光引发剂的反应机理第12-13页
     ·光引发剂的发展方向第13-15页
     ·光引发剂的发展趋势第15页
   ·六芳基双咪唑引发体系研究现状第15-19页
     ·概述第15-16页
     ·化学结构特点及合成方法第16-17页
     ·引发机理第17页
     ·BCIM 增感剂类型第17-18页
     ·最新研究概况第18-19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课题的来源第19页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六芳基双咪唑紫外光增感体系研究及其在油墨中的应用第20-26页
   ·前言第20页
   ·试验部分第20-22页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20-21页
     ·主要测试仪器第21-22页
     ·油墨配制第22页
     ·性能测试第22页
   ·结果与讨论第22-25页
     ·六芳基双咪唑类化合物溶解性测定第22-23页
     ·UV 吸收谱图第23-24页
     ·BCIM 二元/三元引发体系光固化速度的研究第24页
     ·BCIM 四元引发体系固化速度的研究第24-25页
     ·BCIM 引发体系用量对色墨固化速度影响的研究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BCIM 增感体系动力学的研究第26-32页
   ·前言第26页
   ·试验部分第26-27页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26页
     ·主要测试仪器第26-27页
     ·动力学测定第27页
     ·分析测试方法第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1页
     ·复合光引发体系的UV 吸收及光敏聚合第27-28页
     ·供氢体的影响第28-29页
     ·引发剂的影响第29-30页
     ·增感剂的影响第30-31页
     ·单体MMA 的浓度对光聚合速率的影响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的改性及其应用第32-41页
   ·前言第32页
   ·实验部分第32-36页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32-33页
     ·主要测试仪器第33页
     ·树脂合成第33-34页
     ·油墨的配制及使用第34页
     ·分析测试方法第34-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38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6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6-37页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第37-38页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38页
   ·预聚物在液态光致抗蚀剂中的应用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BCIM 引发体系在液态光致抗蚀剂中的应用第41-51页
   ·前言第41-42页
     ·光致抗蚀剂的发展第41页
     ·液态光致抗蚀剂简述第41-42页
   ·实验部分第42-44页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42-43页
     ·主要测试仪器第43页
     ·油墨配制及使用第43页
     ·性能测试第43-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0页
     ·液态光致抗蚀剂固化性能的研究第44-47页
     ·液态光致抗蚀剂稳定性研究第47-49页
     ·不同引发体系液态光致抗蚀剂性能的比较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TRP技术用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在硅胶表面的接枝聚合及其在HPLC上的应用
下一篇: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物粉体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