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问题研究--以上海M区和B区为例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1章 导言第7-17页
   ·选题背景第7页
   ·研究意义第7-8页
     ·理论意义第8页
     ·现实意义第8页
   ·文献回顾第8-12页
     ·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问题的实践探索第8-10页
     ·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问题理论研究第10-12页
   ·概念界定第12-14页
     ·社区矫正第12-13页
     ·就业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局限第16-17页
第2章 社区矫正对象就业现状及问题第17-23页
   ·社区矫正对象就业现状第17-19页
     ·矫正对象就业整体状况第17页
     ·矫正对象从事岗位第17-19页
   ·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问题第19-23页
     ·正式就业率低第19-20页
     ·通过过渡性就业基地实现就业比例较低第20页
     ·通过就业培训实现就业比例较低第20-21页
     ·收入低第21页
     ·认知偏差第21-22页
     ·就业满意度低第22-23页
第3章 矫正对象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分析第23-42页
   ·矫正对象自身因素分析第23-28页
     ·矫正对象人力资本匮乏第23-27页
     ·矫正对象就业认识有误区第27页
     ·矫正对象“身份特殊”第27-28页
   ·影响矫正对象就业的社会支持分析第28-38页
     ·矫正对象社会资本匮乏第28-37页
     ·来自用人单位和社会大众的歧视第37-38页
   ·影响矫正对象就业的制度性因素分析第38-42页
     ·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趋于饱和第38页
     ·过渡性就业基地无针对性、不完善第38-39页
     ·职业培训无针对性、不完善第39-40页
     ·矫正对象缺乏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第40页
     ·最低工资与民政部低保政策存在突出矛盾第40-42页
第4章 推进社区矫正对象就业的对策及建议第42-47页
   ·从矫正对象本人出发,努力增加其人力资本存量第42-43页
     ·获取一切可以获取的资源去接受教育第42页
     ·积极参加社区中各类健康娱乐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第42页
     ·有理性、切实可行的自主创业精神第42-43页
   ·恢复并建立矫正对象社会支持网,增强其社会资本存量第43-44页
     ·发挥家庭的纽带功能第43页
     ·发挥朋友的正关系第43页
     ·邻居要伸出友谊之手第43-44页
     ·继续保持并加强矫正社工的积极作用第44页
     ·加强矫正对象与就业援助员及社区矫正志愿者之间的弱关系强度第44页
   ·国家的积极作用第44-47页
     ·继续完善非正规就业、不充分就业等各种灵活就业体系第44页
     ·度身定制一批适合矫正对象就业的岗位第44-45页
     ·加强就业援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45页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第45页
     ·加强资金支持力度第45页
     ·加强培训及就业指导的针对性第45页
     ·借助媒体、报刊等消除对矫正对象的身份歧视第45-47页
第5章 小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录1第51-54页
附录2第54-55页
附录3第55-56页
附录4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保障体系研究--以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为例
下一篇:青少年网络脱瘾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