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关于土壤生态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烟区土壤生态评价指标 | 第11-15页 |
·耕作制度 | 第11页 |
·土壤生物数量及生物多样性 | 第11-12页 |
·土壤微生物量碳 | 第12-13页 |
·土壤酶的种类与活性 | 第13页 |
·土壤微生物16S rDNA DGGE 技术 | 第13页 |
·土壤有机质 | 第13-14页 |
·土壤理化性状 | 第14-15页 |
·土壤条件和生态因素对烟叶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 第15-18页 |
·土壤条件对烟草香气质量的影响 | 第15页 |
·生态因素对烟草香气质量的影响 | 第15-18页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温度 | 第15-16页 |
·光照 | 第16页 |
·水分 | 第16页 |
·海拔 | 第16-18页 |
2 引言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0-22页 |
·土样的采集和测定 | 第20-21页 |
·土样采集 | 第20页 |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20-21页 |
·烟叶样品的采集和测定 | 第21-22页 |
·烟样采集 | 第21页 |
·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45页 |
·植烟土壤微生物研究 | 第23-31页 |
·不同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分析研究 | 第23-26页 |
·不同土壤类型微生物含量分析 | 第23-24页 |
·不同土壤类型养分相似性分析 | 第24页 |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相关分析 | 第24-25页 |
·不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 | 第25-26页 |
·不同类型植烟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分析 | 第26-29页 |
·土壤微生物多元回归分析 | 第26-27页 |
·土壤微生物聚类分析 | 第27-29页 |
·不同土壤各类微生物在烤烟生长时期根际及非根际差异 | 第29页 |
·皖南植烟土壤类型对根际及非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第29-31页 |
·土壤微生物区系的DGGE 分析 | 第29-30页 |
·烟叶旺长期不同土壤细菌的DGGE 分析 | 第30-31页 |
·烟叶成熟期不同土壤细菌的DGGE 分析 | 第31页 |
·皖南特色烟叶的物质基础研究 | 第31-39页 |
·皖南及国内其它产区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致香成分差异分析 | 第31-35页 |
·特异香气物质筛选 | 第32-33页 |
·各产区烟叶香气物质两两分类判别检验 | 第33页 |
·各类判别函数 | 第33-34页 |
·原有分类检验及待判样品分类 | 第34-35页 |
·皖南产区烟叶感官香气贡献物筛选研究 | 第35-39页 |
·基于样品香气质的判别分析 | 第36-37页 |
·基于样品香气量的判别分析 | 第37-38页 |
·基于样品焦甜感的判别分析 | 第38-39页 |
·烟叶香气主要贡献物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 | 第39-45页 |
·烟叶香气促进及抑制作用物质组分的筛选 | 第39-40页 |
·主要致香作用物质组分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 | 第40-45页 |
·正效应物质组分与旺长期土壤常规养分典型相关 | 第41-42页 |
·正效应物质组分与旺长期土壤全量矿质元素典型相关 | 第42-43页 |
·负效应物质组分与旺长期土壤常规养分典型相关 | 第43页 |
·负效应物质组分与旺长期土壤全量矿质元素典型相关 | 第43-45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5-50页 |
·植烟土壤微生物研究 | 第45-47页 |
·不同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分析研究 | 第45页 |
·不同类型植烟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分析 | 第45-46页 |
·皖南植烟土壤类型对根际及非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第46-47页 |
·皖南特色烟叶的物质基础研究 | 第47-48页 |
·皖南及国内其它产区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致香成分差异分析 | 第47页 |
·皖南产区烟叶烟气质量贡献香气物筛选研究 | 第47-48页 |
·烟叶香气质量主要贡献物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 | 第48-50页 |
·烟叶香气质量促进及抑制作用组分的筛选 | 第48-49页 |
·主要致香作用物质组分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Abstract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