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香果树的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香果树群落结构特征 | 第8页 |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8页 |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 第8-9页 |
·无性繁殖的研究 | 第9-10页 |
·资源利用研究 | 第10页 |
·进化与系统学研究 | 第10页 |
·濒危植物传粉生物学的研究 | 第10-14页 |
·花部特征与传粉者的关系 | 第11页 |
·传粉媒介 | 第11-12页 |
·雄性功能的研究 | 第12页 |
·植物的繁育系统及其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2 引言 | 第14-15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样地设置 | 第15页 |
·方法 | 第15-20页 |
·种群开花动态 | 第15-16页 |
·花期形态观测 | 第15-16页 |
·花期物候观测 | 第16页 |
·雄蕊及花粉观测 | 第16-17页 |
·雄蕊及花粉粒形态观察 | 第16页 |
·花粉活力检测 | 第16-17页 |
·雌蕊发育动态观测 | 第17页 |
·繁育系统 | 第17-18页 |
·花粉胚珠比(P/0)及杂交指数(OCI)测定 | 第17-18页 |
·交配系统检测 | 第18页 |
·相对生殖成功率 | 第18页 |
·传粉系统 | 第18-20页 |
·风媒传粉测定 | 第18页 |
·虫媒传粉的研究 | 第18-19页 |
·花蜜分泌节律,花蜜糖含量(%)、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不同花部处理对传粉的影响 | 第19-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35页 |
·开花特性 | 第20-23页 |
·香果树花部特征 | 第20页 |
·不同种群的开花物候曲线 | 第20-21页 |
·单花进程和花寿命 | 第21-23页 |
·花粉活力 | 第23-26页 |
·雄蕊发育动态及花粉的形态结构 | 第23页 |
·花粉活力变化规律 | 第23-24页 |
·不同种群花粉活力 | 第23-24页 |
·不同湿度下花粉的活力检测 | 第24页 |
·花粉败育率 | 第24-25页 |
·花粉的落置率 | 第25-26页 |
·雌蕊的发育 | 第26-27页 |
·雌蕊的发育和柱头可授性的动态变化 | 第26-27页 |
·花粉活力与柱头可受期比较 | 第27页 |
·繁育系统 | 第27-29页 |
·花粉胚珠比P/O 比和杂交指数OCI | 第27-28页 |
·不同处理香果树柱头萌发率和结实率 | 第28-29页 |
·相对生殖成功率的检测 | 第29页 |
·传粉机制 | 第29-35页 |
·风媒传粉效率 | 第29页 |
·花蜜分泌状况 | 第29-30页 |
·访花昆虫种类 | 第30-32页 |
·不同种类访花昆虫的访花速率与强度 | 第32-33页 |
·不同花部处理对传粉昆虫的影响 | 第33-34页 |
·环境因素对传粉的影响 | 第34-35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5-40页 |
·结论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9页 |
·花部特征对传粉的作用 | 第35-36页 |
·种群生长习性与传粉的关系 | 第36-37页 |
·雄性生殖功能与传粉的关系 | 第37页 |
·雌蕊发育对传粉结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繁育系统对传粉效果的影响 | 第38页 |
·访花昆虫特点 | 第38-39页 |
·创新之处 | 第39页 |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ABSTRACT | 第45-47页 |
附图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