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水资源“农转非”利益补偿机制--以浙江诸暨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5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16页
  一、选题背景第11-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6-21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第16-19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第19-20页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20-21页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第21-25页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第21-23页
  二、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3-25页
第二章 水资源“农转非”补偿机制第25-35页
 第一节 水资源“农转非”补偿的概念第25页
 第二节 水资源“农转非”补偿机制建立的目的第25-29页
  一、减少外部性第25-26页
  二、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第26-28页
  三、建立补偿激励机制,刺激农业节水第28-29页
 第三节 水资源“农转非”补偿制度框架第29-34页
  一、补偿原则第29-30页
  二、利益相关者分析第30-31页
  三、补偿标准第31-33页
  四、补偿的途径与方式第33-34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诸暨市水资源“农转非”对灌区影响第35-48页
 第一节 诸暨水资源“农转非”的基本情况第35-40页
  一、地区概况第35页
  二、问卷统计描述性分析第35-40页
 第二节 诸暨水资源“农转非”对灌区农户的影响第40-42页
 第三节 灌区农户补偿因素分析第42-47页
  一、灌区农户补偿态度的理论分析第42-43页
  二、样本农户补偿态度实证分析第43-47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诸暨市水资源“农转非”补偿机制研究第48-63页
 第一节 理论分析第48-52页
  一、制度及其制定者第48-49页
  二、制度变革的原因第49-50页
  三、制度变革实施及阻力第50-52页
 第二节 诸暨市城镇供水资金补偿农业节水机制概况第52-59页
  一、补偿机制建立的由来第52页
  二、建立补偿的必要性第52-55页
  三、补偿机制的实施措施第55-58页
  四、补偿机制建立的重要意义第58-59页
 第三节 诸暨市补偿机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59-62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59-60页
  二、农业补偿资金使用理论与现实差距的原因分析第60-62页
 第四节 诸暨市城镇供水补偿农业机制的完善第62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3-65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3页
 第二节 对策建议第63-65页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第65-68页
附录1 农户问卷第68-71页
附录2 村级问卷第71-74页
附录3 灌区问卷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股票价值投资的统计学实证
下一篇:中国节能产业发展机理分析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