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计算机控制显微镜自动对焦与图像实时融合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目录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引言第7-8页
 §1.2 自动对焦应用概述第8-9页
  §1.2.1 自动对焦的技术发展历史第8页
  §1.2.2 自动对焦的现状第8-9页
 §1.3 图像融合应用概述第9-10页
  §1.3.1 图像融合技术发展历史第9-10页
  §1.3.2 图像融合的现状第10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第10-1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0页
  §1.4.2 研究目标第10-11页
 §1.5 本文结构安排第11-12页
第二章 自动对焦及图像融合的原理第12-24页
 §2.1 图像的清晰度评价第12-15页
  §2.1.1 评价函数的必备特性第12-13页
  §2.1.2 常见评价函数及简介第13-15页
 §2.2 自动对焦的原理第15-19页
  §2.2.1 离焦深度法第15-16页
  §2.2.2 对焦深度法第16-19页
 §2.3 图像融合的原理第19-24页
  §2.3.1 空间域融合的算法概述第20-21页
  §2.3.2 小波域融合的算法概述第21-24页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4-33页
 §3.1 系统的硬件框架第24页
 §3.2 光学显微镜第24-25页
 §3.3 电子目镜第25页
 §3.4 步进电机第25-29页
  §3.4.1 步进电机的分类第26页
  §3.4.2 步进电机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第26-27页
  §3.4.3 步进电机的选购第27-29页
 §3.5 步进电机驱动器第29-31页
  §3.5.1 驱动器的细分功能第29页
  §3.5.2 USB接口驱动器及其简介第29-31页
 §3.6 系统的硬件整机设计结果第31-33页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第33-56页
 §4.1 系统的软件设计内容第33-34页
 §4.2 视频采集模块第34-36页
  §4.2.1 Windows下视频采集的方法第34页
  §4.2.2 DirectShow的结构原理第34-35页
  §4.2.3 DirectShow中的视频捕获第35-36页
  §4.2.4 DirectShow中的图像抓取第36页
 §4.3 电机控制模块第36-41页
  §4.3.1 驱动器通讯协议第36-39页
  §4.3.2 串口通讯的VC实现第39-41页
 §4.4 图像清晰度评价测试第41-44页
  §4.4.1 评价函数测试第41-43页
  §4.4.2 评价窗口选择第43-44页
 §4.5 搜索对焦的设计与优化第44-49页
 §4.6 图像融合的设计与优化第49-53页
  §4.6.1 空间域算法的应用第49-50页
  §4.6.2 小波域算法的测试与改进第50-53页
 §4.7 系统的软件设计结果第53-56页
第五章 系统设计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62页
 §5.1 自动对焦的分析与测试第56-59页
  §5.1.1 对焦精度的结果分析第56-58页
  §5.1.2 对焦速度的影响因素第58页
  §5.1.3 对焦失误现象分析第58-59页
 §5.2 图像融合的分析与测试第59-62页
  §5.2.1 实时融合的实例展示第59-61页
  §5.2.2 融合速度的测试结果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总结第62页
 §6.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及其在电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自适应影响域约束的测地线活动轮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