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票据市场运行特征与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页
   ·文献研究简要回顾第9-13页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第13-15页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第15-17页
2 我国票据市场的历史沿革第17-21页
   ·探索和起步阶段(1981—1985年)第17页
   ·初步发展与徘徊阶段(1986—1994年6月)第17-18页
   ·恢复和快速发展阶段(1994年7月—2005年)第18-19页
   ·完善和创新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第19-21页
3 我国票据市场运行特征的现状和理论分析第21-26页
   ·我国票据市场运行特征的现状分析第21-23页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第21-22页
     ·市场规模超常规波动第22-23页
   ·我国票据市场运行的理论分析第23-26页
     ·票据市场运行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分析第23-24页
     ·票据市场运行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顺周期理论的引入第24-25页
     ·结论第25-26页
4 现阶段我国票据市场运行特征的实证分析第26-48页
   ·票据市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第26-34页
     ·变量选择、数据描述和变量平稳性检验第26-27页
     ·变量间协整检验第27-29页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29-31页
     ·脉冲响应函数第31-32页
     ·方差分解第32-33页
     ·结论第33-34页
   ·票据市场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第34-36页
     ·变量选择、数据描述和变量平稳性检验第34页
     ·协整检验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票据市场与贷款规模替代性的实证分析第36-42页
     ·票据市场与贷款规模关系现状分析第36页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第36-37页
     ·模型的设定第37页
     ·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参数分析第37-41页
     ·结论第41-42页
   ·从增值税角度对于票据市场运行特征的分析(OLS)第42-46页
     ·票据市场与增值税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第42-44页
     ·变量选择和数据描述第44页
     ·模型的设定第44页
     ·模型的设定第44-46页
     ·结论第46页
   ·结论第46-48页
5 我国票据市场运行特征的风险与成因分析第48-54页
   ·我国票据市场运行中的风险分析第48-50页
     ·经济泡沫化风险第48页
     ·企业流动性风险第48-49页
     ·金融机构恶性竞争风险第49页
     ·货币供应量失控风险第49-50页
   ·我国票据市场运行特征的成因分析第50-54页
     ·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单一第50页
     ·票据市场载体错位第50-51页
     ·票据交易参与主体有限,票据业务处于从属地位第51-52页
     ·票据市场定位存在偏差第52-53页
     ·缺乏专业化的票据监管体系第53-54页
6 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第54-70页
   ·票据市场发展的目标经营模式第54-58页
     ·日本和台湾的公司化经营模式第54-55页
     ·英国以贴现行为中心的票据经营模式第55-56页
     ·美国投行和银行控股公司专营票据模式第56-57页
     ·我国的票据经营模式选择第57-58页
   ·票据品种的创新第58-66页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产品创新现状第58-59页
     ·融资性票据创新第59-61页
     ·中期票据创新第61-66页
   ·票据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第66-68页
     ·票据市场发展的法律保障第66-67页
     ·票据市场主体的培育第67页
     ·改善票据市场信用环境第67-68页
   ·票据市场的监管模式第68-70页
7 总结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后记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产权证券化探析--兼议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和模式选择
下一篇:区域经济开放与制度转型:省域层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