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9-17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 第9-12页 |
·从国际环境看 | 第9-11页 |
·从国内环境看 | 第11-12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 第12-17页 |
·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 第12-13页 |
·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 第13页 |
·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 第13-14页 |
·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国家长治久安 | 第14-15页 |
·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巩固党的社会基础,实现党的历史任务 | 第15-17页 |
第2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第17-26页 |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高目的 | 第17-18页 |
·以人为本是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宗旨 | 第18-20页 |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 第20-21页 |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现代化建设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 第21-23页 |
·以人为本是社会和谐的现实前提和根本动力 | 第23-26页 |
第3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 第26-42页 |
·政治民主原则 | 第26-29页 |
·政治民主原则的内涵 | 第26页 |
·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 第26-27页 |
·政治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 第27-28页 |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原则 | 第28-29页 |
·公平正义原则 | 第29-34页 |
·公平正义原则的内涵 | 第29-32页 |
·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 第32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公平正义 | 第32-34页 |
·机会均等原则 | 第34-38页 |
·机会均等原则的内涵 | 第34-35页 |
·机会均等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现实前提 | 第35-37页 |
·社会主义必须为每个公民创设均等的发展机会 | 第37-38页 |
·协调发展原则 | 第38-42页 |
·协调发展原则的内涵 | 第38-39页 |
·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 第39-40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协调发展能力 | 第40-42页 |
第4章 通向和谐社会的现实之路 | 第42-50页 |
·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 | 第42-43页 |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 第42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 第42-43页 |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 第43-44页 |
·“核心”与“根本原则”相辅相成 | 第43-44页 |
·必须把“核心”和“根本原则”落实在法律制度以及各项方针政策中 | 第44页 |
·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 第44-50页 |
·能否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是事关和谐社会构建成败的关键 | 第45-48页 |
·解决社会矛盾必须具备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排除各种深层次障碍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