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壁画的形态流变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影响高句丽壁画形态流变的文化因素 | 第15-23页 |
第一节 高句丽以北汉文化中心——辽东郡和玄菟郡 | 第16-19页 |
第二节 高句丽以南汉文化中心——乐浪郡和带方郡 | 第19-23页 |
第二章 高句丽墓室壁画和同期墓室壁画之间的联系 | 第23-32页 |
第一节 "开创借鉴"——洛阳汉墓壁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割据政权"——辽阳汉魏墓室壁画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汉化鲜卑"——朝阳三燕墓室壁画 | 第25-26页 |
第四节 "遥相互应"——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壁画 | 第26-28页 |
第五节 "邺城规制"——河北磁县南北朝墓室壁画 | 第28-32页 |
第三章 高句丽壁画的形态内涵 | 第32-80页 |
第一节 现实题材的生活场景 | 第32-60页 |
一、娱乐业总和的再现——百戏考辩 | 第33-40页 |
二、民族精神的表现——狩猎文化 | 第40-51页 |
三、身份和地位的体现——出行考释 | 第51-60页 |
第二节 宗教题材的鬼神世界 | 第60-70页 |
一、传统宗教——高句丽人的灵魂观念和神仙信仰 | 第61-68页 |
二、佛教渐入——高句丽最早的供养人 | 第68-70页 |
第三节 装饰题材的视觉纹样 | 第70-80页 |
一、莲花为主题的植物纹样 | 第70-73页 |
二、四神为主题的动物纹样 | 第73-80页 |
第四章 高句丽壁画的风格流变 | 第80-90页 |
第一节 秦汉遗风图秽貊杂夷之象 | 第80-83页 |
第二节 魏晋画风绘亡命臣民之貌 | 第83-86页 |
第三节 五胡异风饰句骊盛世之容 | 第86-90页 |
结束语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附图表 | 第102-136页 |
1、高句丽壁画分布图(1-2) | 第102-104页 |
2、图片 | 第104-112页 |
3、高句丽壁画比较年表(1-25) | 第112-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