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泄水建筑物论文--消能防冲设施论文

反拱水垫塘破坏机理和工作机理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主要符号表第8-10页
1. 绪论第10-23页
   ·水垫塘消能概述第10-12页
     ·高拱坝泄洪消能的特点第10-11页
     ·水垫塘概述第11-12页
   ·反拱水垫塘的应用现状第12-13页
   ·反拱水垫塘的研究综述第13-21页
     ·反拱底板的稳定性第13-15页
     ·底板块上的动力荷载第15-17页
     ·底板上举力第17-19页
     ·拱端推力第19-20页
     ·数值模拟研究第20-21页
   ·存在的问题第21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1-23页
     ·研究目的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2.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第23-42页
   ·试验模型布置第23-26页
     ·溢流表孔的水力设计第23-25页
     ·反拱水垫塘的设计第25-26页
   ·活动拱圈段的设计与量测系统的布置第26-36页
     ·活动拱圈一第26-28页
     ·活动拱圈二第28-33页
     ·活动拱圈三第33-35页
     ·活动拱圈中心桩号的确定第35页
     ·采样参数的确定第35-36页
   ·试验水流条件第36-42页
     ·表孔泄流能力第36-37页
     ·水垫塘内水位第37-38页
     ·试验组次第38-39页
     ·底板压力第39-41页
     ·缝宽条件第41-42页
3. 反拱水垫塘破坏过程及破坏机理第42-75页
   ·拱圈底板破坏机理的理论分析第42-45页
     ·单底板块破坏机理的理论分析第42-43页
     ·多底板块破坏机理的理论分析第43-45页
   ·单底板块的试验成果第45-51页
     ·水舌冲击区第45-48页
     ·冲击区下游第48-51页
   ·拱圈五底板块的试验成果第51-59页
     ·五底板块互不约束的情况第51-57页
     ·五底板块串在一起的情况第57-59页
   ·整体拱的试验成果第59-66页
     ·五底板块互不约束的情况第59-64页
     ·五底板块串在一起的情况第64-66页
   ·拱圈破坏时的缝隙动水压强和拱端推力第66-73页
     ·缝隙动水压强第67-69页
     ·拱端推力第69-71页
     ·拱圈失稳时底板块上下表面的压强及其上举力特征值第71-73页
   ·小结第73-75页
4. 反拱水垫塘底板动水荷载的来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第75-87页
   ·拱圈动水荷载的产生机理和相互作用机理分析第75-77页
     ·底板脉动压强的产生机理第75-76页
     ·拱圈底板块表面和缝隙中动水压强的影响因素第76-77页
     ·拱圈动水荷载的来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第77页
   ·拱圈动水荷载的来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试验研究第77-86页
     ·扬压力较大时的试验结果第78-80页
     ·扬压力与缝隙动水压强相当的试验结果第80-81页
     ·扬压力较小时的试验结果第81-84页
     ·止水瞬时发生50%破坏的情况第84-86页
   ·小结第86-87页
5. 拱结构与底板径向锚固力联合作用机理第87-100页
   ·拱结构与底板径向锚固力的联合作用的理论分析第87-88页
     ·底板块上举力第87页
     ·拱结构与底板锚固力的联合作用机理第87-88页
   ·拱结构与底板径向锚固力的联合作用的试验研究第88-95页
     ·底板块上举力的变化规律第88-91页
     ·拱端推力的变化规律第91-95页
   ·底板块锚筋桩受力的变化规律第95-99页
   ·小结第99-100页
6.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00-103页
   ·研究结论第100-101页
     ·反拱水垫塘破坏机理第100页
     ·反拱水垫塘底板动水荷载相互作用机理第100-101页
     ·拱结构与底板径向锚固力联合作用机理第101页
     ·研究成果的联系第101页
   ·创新点第101-102页
   ·不足与展望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附录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泄洪洞反弧段流场气泡运动特性的图像测量与分析
下一篇: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情况下堆石坝渗流与应力变形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