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1页 |
·谐波及其危害 | 第8-9页 |
·谐波抑制 | 第9页 |
·无功功率的影响 | 第9-10页 |
·无功补偿技术的现状 | 第10-11页 |
·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的联系 | 第11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2 有源电力滤波器分类及原理 | 第14-20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 第14-17页 |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构成 | 第17页 |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 第17-18页 |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点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第20-25页 |
·谐波检测算法 | 第20-21页 |
·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第21-23页 |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D-Q 检测法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4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 | 第25-29页 |
·脉宽调制(PWM)技术 | 第25-26页 |
·滞环比较控制方式(HYSTERESIS CONTROL) | 第26-27页 |
·三角载波比较方式(Triangle Carry Wave Control) | 第27-28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容电压的控制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5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真研究 | 第29-37页 |
·仿真模型器件选择及参数设置 | 第29页 |
·三相谐波源的仿真 | 第29-31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与无功电流检测方法的仿真 | 第31-32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电流控制方法的仿真 | 第32-34页 |
·对直流侧电容电压进行控制的仿真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6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结构设计 | 第37-46页 |
·主电路容量计算 | 第37页 |
·交流侧电感值的确定 | 第37-39页 |
·直流侧电容的设计 | 第39页 |
·功率器件的选取 | 第39-41页 |
·控制系统设计 | 第41-43页 |
·DSP 的选取 | 第41-42页 |
·ADC 模块 | 第42页 |
·PWM 模块 | 第42-43页 |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同步信号以及锁相环倍频电路 | 第43-44页 |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7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软件设计 | 第46-54页 |
·主程序的设计 | 第46页 |
·程序中数字的表示方法 | 第46-47页 |
·负载电流及直流电压采样程序 | 第47-48页 |
·谐波与无功电流的计算 | 第48-49页 |
·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49-51页 |
·直流侧电容电压控制程序中PI 参数的设计 | 第51页 |
·PWM 信号的产生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54-55页 |
·存在问题及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