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小结 | 第14-16页 |
2 导识系统对城市历史地段发展的重要性 | 第16-26页 |
·城市起源和概念 | 第16-18页 |
·城市的起源 | 第16-17页 |
·城市的概念 | 第17页 |
·中国城市起源 | 第17-18页 |
·西安城市发展演变与城市特点 | 第18-19页 |
·发展演变 | 第18页 |
·城市特点 | 第18-19页 |
·城市历史地段的概况 | 第19-23页 |
·历史地段含义界定 | 第19-20页 |
·城市历史地段的分类 | 第20-21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的发展特点与构成元素 | 第21-23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面临的问题 | 第23-24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对导识需求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 第24-25页 |
·需求的迫切性 | 第24页 |
·需求的重要性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3 视觉导识系统设计概述 | 第26-50页 |
·视觉导识系统的概念和意义 | 第26-28页 |
·概念 | 第26-27页 |
·意义 | 第27-28页 |
·视觉导识系统的发展历史 | 第28-33页 |
·起源 | 第28-30页 |
·发展与现状 | 第30-33页 |
·我国城市导识系统标准化研究 | 第33-37页 |
·城市公共信息导识系统 | 第34页 |
·标准化的目的与目标 | 第34-35页 |
·如何进行标准化 | 第35-36页 |
·导识系统建设的整体推进 | 第36-37页 |
·视觉导识系统的设计构想 | 第37-41页 |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 | 第37-39页 |
·从生理学角度上看 | 第39-40页 |
·从设计学角度上看 | 第40页 |
·从公共环境角度上看 | 第40-41页 |
·视觉导识系统的设计要素 | 第41-47页 |
·设计符号概述 | 第41-42页 |
·图形图示符号要素 | 第42-45页 |
·文字符号要素 | 第45-47页 |
·色彩要素 | 第47页 |
·CI导入城市视觉导识系统设计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4 针对西安历史地段的视觉导识系统策略 | 第50-65页 |
·基于西安特点的西安视觉导识系统设计风格 | 第50-51页 |
·整体性要求 | 第50页 |
·差异性设计 | 第50-51页 |
·人性化设计 | 第51页 |
·国际化风格 | 第51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地段导识系统形态设计特征 | 第51-57页 |
·平面形态的导识设计 | 第52-53页 |
·立体形态的导识设计 | 第53-55页 |
·新形态风格的导识标志设计——结合听觉、触觉、嗅觉的导识设计 | 第55-57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设计要素 | 第57-62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图形文字方案 | 第57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色彩光线方案 | 第57-60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材质肌理方案 | 第60-61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比例尺度方案 | 第61-62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未来导识规划 | 第62-64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标准化 | 第62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系统化 | 第62-63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人性化 | 第63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个性化 | 第63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技术化 | 第63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环保化 | 第63页 |
·西安城市历史地段导识系统的艺术化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5 实例分析 | 第65-77页 |
·西安书院门实例分析 | 第65-69页 |
·位置 | 第65页 |
·概况 | 第65-66页 |
·书院门调查、分析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西安化觉巷实例分析 | 第69-72页 |
·位置 | 第69页 |
·概况 | 第69-70页 |
·化觉巷调查、分析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化觉巷导识系统设计 | 第72-77页 |
6 总结 | 第77-80页 |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77-7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8页 |
·"易" | 第78页 |
·"意" | 第78页 |
·"艺" | 第78页 |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