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某大容量存储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20页
   ·课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8页
     ·国内发展现状第12-14页
     ·国外发展现状第14-17页
     ·采集存储测试系统的发展方向第17-18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特色第18-20页
     ·论文主要内容第18-19页
     ·论文内容特色第19-20页
2 系统方案设计第20-28页
   ·关键技术指标第20-21页
   ·总体设计原则第21-22页
     ·安全可靠性原则第21页
     ·小型化原则第21-22页
   ·模块化设计第22-27页
     ·模块化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22-24页
     ·本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第24-25页
     ·本系统的通用化与系列化设计第25-27页
   ·总体设计方案第27-28页
3 大容量存储模块设计及分析第28-39页
   ·大容量存储模块的组成第28-30页
     ·存储器芯片选择第28页
     ·大容量存储模块的组成原理框图第28-30页
   ·大容量存储器写速度理论分析第30-32页
     ·流水线的表示方法第30-31页
     ·存储模块的流水线操作第31-32页
   ·大容量存储器的无效块检测第32-35页
     ·传统的无效块检测方式第32-33页
     ·大容量存储模块的无效块操作第33-35页
   ·大容量存储器实际写入速度分析第35页
     ·单通道实际写入速度分析第35页
     ·多通道并行操作提高写入速度第35页
   ·大容量存储模块数据输出速度分析第35-37页
     ·按写入方式顺序输出第36页
     ·按通道方式输出第36-37页
   ·大容量存储模块接口控制流程第37-39页
4 背板总线设计与控制第39-60页
   ·背板总线结构设计第39-44页
     ·背板总线原则第39页
     ·背板总线结构第39-41页
     ·背板总线定义第41-44页
   ·背板总线传输第44-48页
     ·背板总线传输线模型第44-45页
     ·微带线及其基本特征参数第45-47页
     ·阻抗匹配第47-48页
   ·系统时钟设计第48-53页
     ·系统时钟电路分析第48-50页
     ·时钟速度理论计算第50-51页
     ·时钟实际传输速度的确定第51页
     ·总线时钟确定第51-53页
     ·时钟信号的电路板设计第53页
   ·背板总线的控制第53-57页
     ·总线的调度第53-55页
     ·总线死锁风险第55-56页
     ·总线时间分配第56页
     ·逻辑时序设计第56-57页
   ·总线数据传输第57-60页
     ·采集模块与存储模块之间数据传输方式第57-58页
     ·采集模块数据打包传输第58-59页
     ·采集模块数据还原第59-60页
5 机械结构设计及电磁兼容第60-71页
   ·机械结构设计第60-64页
     ·总体结构设计第60-61页
     ·抗过载技术第61-63页
     ·结构模块化设计第63-64页
   ·PCB与电磁兼容设计第64-65页
     ·电路板的叠层设计第64-65页
     ·高频信号线设计第65页
   ·结构的电磁兼容设计第65-71页
     ·屏蔽体第65-67页
     ·壳体电磁泄露第67-69页
     ·屏蔽电缆第69-70页
     ·电缆屏蔽效能第70-71页
6 测试方法及实验结果第71-80页
   ·冲击试验第71-72页
     ·冲击试验原理第71-72页
     ·冲击试验结果第72页
   ·扫频振动试验第72-74页
     ·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第72页
     ·试验结果第72-74页
   ·电磁兼容试验第74-80页
     ·结构的屏蔽处理第74页
     ·电缆的屏蔽处理与接地第74页
     ·试验方法及结果第74-80页
7 总结与展望第80-81页
附录第81-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致谢第87-88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存储测试系统中USB2.0接口的设计
下一篇:USB总线技术及其嵌入式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