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研究--以山东高校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 1. 引言 | 第10-17页 |
| ·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 ·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 ·校园 | 第11页 |
| ·景观 | 第11-12页 |
| ·绿地 | 第12页 |
| ·国内外大学校园绿地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国内教育发展趋势及国内外校园发展概况 | 第17-23页 |
|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 ·国内大学校园环境规划发展概述 | 第19-20页 |
| ·国外高校校园环境规划发展概述 | 第20-23页 |
| 3. 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23-48页 |
| ·校园绿地景观规划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第23页 |
| ·城市的影响 | 第23页 |
| ·功能因素 | 第23-24页 |
| ·校园绿地景观规划理念与思潮的影响 | 第24页 |
| ·现有高校校园规划理论 | 第24-26页 |
| ·以人为本 | 第24页 |
| ·完整统一 | 第24-25页 |
| ·生态优先,崇尚自然 | 第25页 |
|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 第25-26页 |
| ·突出重点,远近结合 | 第26页 |
| ·提高公众参与性 | 第26页 |
| ·当前高校校园建设发展的趋势 | 第26-28页 |
| ·城市化 | 第26-27页 |
| ·巨型化 | 第27页 |
| ·信息化 | 第27页 |
| ·人性化 | 第27-28页 |
| ·生态化 | 第28页 |
| ·可持续化 | 第28页 |
| ·大学生心理、行为与校园环境 | 第28-33页 |
| ·行为与环境 | 第28-29页 |
|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 第29-32页 |
| ·校园自然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校园功能分区的景观规划 | 第33-38页 |
| ·学校校前区及办公区 | 第33-34页 |
| ·教学区 | 第34-35页 |
| ·教工生活区 | 第35页 |
| ·学生生活区 | 第35-36页 |
| ·体育活动区 | 第36-37页 |
| ·集中绿化区 | 第37-38页 |
| ·后勤服务区 | 第38页 |
| ·高校绿地景观主要构成要素分析 | 第38-48页 |
| ·地形及校址的选择 | 第39页 |
| ·植物 | 第39-40页 |
| ·建筑 | 第40-43页 |
| ·广场 | 第43-44页 |
| ·道路交通系统 | 第44-45页 |
| ·园林小品 | 第45-47页 |
| ·水体 | 第47-48页 |
| 4. 山东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的实例分析 | 第48-81页 |
| ·老校区 | 第49-68页 |
| ·山东大学 | 第49-57页 |
|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 | 第57-62页 |
| ·山东农业大学 | 第62-68页 |
| ·新校区 | 第68-79页 |
| ·山东建筑大学 | 第68-75页 |
| ·山东大学东校区新校 | 第75-79页 |
| ·小结 | 第79-81页 |
| ·老校区校园绿地景观特点 | 第79页 |
| ·新校区校园绿地景观特点 | 第79-81页 |
| 5. 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 第81-90页 |
| ·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问题分析 | 第81-85页 |
| ·老校区校园绿地景观问题分析 | 第81-82页 |
| ·新校区校园绿地景观问题分析 | 第82-84页 |
| ·新老校园共同绿地景观问题分析 | 第84-85页 |
| ·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建议 | 第85-90页 |
| ·化整为零、分散布局 | 第85-86页 |
| ·功能分区要转变 | 第86页 |
| ·设置交往空间,创造信息交流场所 | 第86-87页 |
| ·植物配置要科学合理 | 第87-88页 |
| ·水体问题的解决 | 第88-90页 |
| 6. 结语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 附录 | 第96-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