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我国竹类资源的现状及发展 | 第12-13页 |
·竹类的作用 | 第13-16页 |
·竹子的经济效益 | 第13页 |
·竹子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 | 第13-15页 |
·竹子的文化传载功能 | 第15页 |
·竹子的药用价值 | 第15-16页 |
·竹类的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 第16页 |
·竹类引种的可行性 | 第16-19页 |
·竹类引种的生态学可行性及风险分析 | 第16-17页 |
·北方竹类引种的历史 | 第17-18页 |
·山东省竹类引种的历史 | 第18-19页 |
·山东阳谷县竹类引种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2 引种状况与试验方法 | 第20-25页 |
·引种状况 | 第20-22页 |
·引进的竹种 | 第20-21页 |
·原产地概况 | 第21页 |
·引种地概况 | 第21-22页 |
·引种方法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栽培管理措施研究 | 第22页 |
·竹子生长量的调查 | 第22-23页 |
·竹子在阳谷县的抗寒表现调查 | 第23页 |
·各竹种在含盐量不同的土壤中的成活率比较 | 第23页 |
·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 第23-24页 |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4页 |
·不同品种竹子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不同竹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不同竹种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栽培管理措施的研究 | 第25-26页 |
·栽种地 | 第25页 |
·栽种时间 | 第25页 |
·栽植方法 | 第25页 |
·抚育管理措施研究 | 第25-26页 |
·竹子生长量的调查 | 第26-30页 |
·引进竹种生长情况的调查 | 第26-27页 |
·引进竹种成活率的调查 | 第27-28页 |
·新竹生长量的测量 | 第28-29页 |
·发笋量和发笋时间的调查 | 第29-30页 |
·竹子在阳谷县的抗寒表现调查 | 第30-31页 |
·各竹种在含盐量不同的土壤中的成活率比较 | 第31-33页 |
·光合的测定 | 第33-37页 |
·光强及气温日变化 | 第33-34页 |
·净光合速率比较 | 第34页 |
·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细胞间隙 CO2 浓度对各竹种净光 合速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竹种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 第35-37页 |
·不同品种竹子叶片Pro 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不同品种竹子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不同竹种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低温胁迫与光合作用 | 第39页 |
·低温胁迫与可溶性糖 | 第39页 |
·低温胁迫与脯氨酸 | 第39-40页 |
·低温胁迫与蛋白质 | 第40-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