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一、城市植被生物量碳储量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二、城市土壤碳储量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三、城市植被景观与碳储存功能历史变化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23-2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25页 |
三、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25页 |
四、预期目标 | 第25-26页 |
五、前人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7-33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7-29页 |
一、研究区位置 | 第27-28页 |
二、气候与土壤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9-31页 |
一、行政区划与人口 | 第29-30页 |
二、经济发展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历史沿革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哈尔滨市城市植被基本特征 | 第33-46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33-37页 |
一、城市森林、城市湿地概念及分类 | 第33-34页 |
二、基于高分一号遥感影像的城市植被覆盖提取 | 第34-35页 |
三、样方布设与野外样地调查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结果分析 | 第37-44页 |
一、城市植被组成与空间分布 | 第37-40页 |
二、城市植被群落特征 | 第40-44页 |
三、城市植被土壤特征 | 第4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城市植被碳储存功能及与群落特征参数关系分析 | 第46-72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47-52页 |
一、样方布设与样地调查 | 第47-49页 |
二、树木碳储量估算 | 第49-51页 |
三、土壤样品分析 | 第51页 |
四、树种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 第51页 |
五、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第二节 结果分析 | 第52-65页 |
一、树种多样性、胸径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 第52-54页 |
二、树木与土壤碳密度空间分异 | 第54-61页 |
三、群落特征参数与碳密度相关关系 | 第61-65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65-70页 |
一、树木土壤碳密度与其他城市及自然林的对比 | 第65-67页 |
二、树木碳密度与树种组成及树种多样性相关 | 第67-68页 |
三、土壤有机碳密度城乡梯度变化 | 第68-69页 |
四、有机碳累积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 | 第69-7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城市植被景观格局特征及与碳储存功能关系分析 | 第72-92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73-77页 |
一、遥感影像处理与树木覆盖提取 | 第73-75页 |
二、景观指数分析 | 第75-76页 |
三、野外调查与碳储量估算 | 第76-77页 |
四、数据分析 | 第77页 |
第二节 结果分析 | 第77-86页 |
一、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 | 第77-78页 |
二、不同林型、环路、城乡梯度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 | 第78-81页 |
三、树木与土壤碳储量空间分异 | 第81-83页 |
四、碳储量、碳密度与景观指数相关关系 | 第83-86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86-90页 |
一、量化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 | 第86-88页 |
二、景观管理下的碳汇功能提升 | 第88-9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六章 城市植被碳储存功能历史变化研究 | 第92-117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93-98页 |
一、数据收集与准备 | 第93-94页 |
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 第94-95页 |
三、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第95-96页 |
四、碳储量估算 | 第96-97页 |
五、数据分析 | 第97-98页 |
第二节 结果分析 | 第98-111页 |
一、哈尔滨市城市植被覆盖变化 | 第98-101页 |
二、城市植被景观格局特征历史变化 | 第101-103页 |
三、不同植被类型碳储量变化 | 第103-106页 |
四、地上地下碳储量变化 | 第106-108页 |
五、景观特征与碳储存功能相关关系分析 | 第108-111页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111-115页 |
一、城市化引起耕地萎缩,及其碳储量结果 | 第111-113页 |
二、城市化过程中森林与湿地景观变化与碳储存功能对比 | 第113-114页 |
三、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 | 第114-115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117-120页 |
一、哈尔滨市城市植被基本特征 | 第117-118页 |
二、城市植被碳储存功能及与群落特征关系 | 第118页 |
三、城市植被碳储存功能及与景观格局关系 | 第118-119页 |
四、城市植被碳储存功能历史变化 | 第119-120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