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人机工程学概述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对象说明 | 第11页 |
·家用健身器材需求性分析 | 第11-12页 |
·家用健身器材人机工程理论分析与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思路和目标 | 第14-16页 |
第2章 健身运动概述 | 第16-22页 |
·科学健身 | 第16-18页 |
·常用运动方式与健身的关系 | 第18-20页 |
·不同健身器材对健身者的作用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机环境系统分析 | 第22-40页 |
·家用健身器材人-机-环境系统的观点 | 第22页 |
·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机关系分析 | 第22-35页 |
·健身器材的功能合理性研究 | 第23-27页 |
·健身器材的速度、力量、方向合理性研究 | 第27-32页 |
·家用健身器材的锻炼安全性设计研究 | 第32-35页 |
·健身器材系统中的机-环境的系统分析 | 第35-36页 |
·健身器材系统中的人-环境的系统分析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家用健身器材功能尺寸设计分析 | 第40-56页 |
·人体测量学的定义、应用原则和应用方法 | 第40-41页 |
·家用健身器材功能尺寸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 第41页 |
·人体测量学在家用跑步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 | 第41-49页 |
·家用跑步机功能尺寸部件及尺寸数量的确定 | 第42页 |
·家用跑步机各部分功能尺寸的分析研究 | 第42-49页 |
·人体测量学在家用健身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 | 第49-54页 |
·健身车踏板曲柄尺寸分析 | 第50页 |
·健身车坐垫杆角度及长度分析 | 第50-51页 |
·龙头空间位置及尺寸分析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健身器材的人机界面设计分析 | 第56-82页 |
·人机界面的相关理论 | 第56-58页 |
·人机界面的定义 | 第56-57页 |
·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 | 第57-58页 |
·健身器材的人机界面定义及研究内容 | 第58页 |
·健身器材功能操控装置的人机分析与设计 | 第58-76页 |
·跑步机操控面板的分析与设计 | 第58-73页 |
·家用健身器材人机结合部位的分析与设计 | 第73-76页 |
·视觉识别装置的人机分析与设计 | 第76-80页 |
·家用健身器材视觉识别装置的定义 | 第76页 |
·家用健身器材视觉识别装置的设计原则 | 第76-77页 |
·家用健身器材显示信息的排列分析与设计 | 第77-79页 |
·显示信息字体的分析与设计 | 第79-80页 |
·家用健身器材的色彩分析研究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6章 以人为中心的家用健身器材人机工程设计过程研究 | 第82-86页 |
·以人为中心的健身器材设计的意义 | 第82页 |
·以人为中心的家用健身器材的设计原则 | 第82-83页 |
·以人为中心家用健身器材的设计程序研究 | 第83-84页 |
·以人为中心家用健身器材的设计程序 | 第83-84页 |
·以人机工程思想为指导的使用手册设计分析 | 第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1、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 第86页 |
2、有待改进的方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