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Pentacam与IOLMaster测量角膜曲率及前房深度的比较 | 第1-25页 |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1 对象与方法 | 第13-15页 |
| ·一般资料 | 第13页 |
| ·测量方法 | 第13页 |
| ·主要设备仪器 | 第13-14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 2 结果 | 第15-16页 |
| ·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比较 | 第15页 |
| ·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Bland-Altman分析) | 第15-16页 |
| 3 讨论 | 第16-20页 |
| ·两种仪器的测量原理 | 第16页 |
| ·Bland-Altman分析方法 | 第16-18页 |
| ·角膜曲率测量 | 第18页 |
| ·前房深度的测量 | 第18-20页 |
| 4 结论 | 第20-21页 |
| 附图 | 第2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 第二部分 正视及近视青少年角膜Q值的研究 | 第25-42页 |
| 中文摘要 | 第25-27页 |
| 英文摘要 | 第27-29页 |
| 符号说明 | 第29-30页 |
| 前言 | 第30-31页 |
| 1 对象与方法 | 第31-33页 |
|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 ·方法 | 第31页 |
| ·主要设备仪器 | 第31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31-33页 |
| 2 结果 | 第33-35页 |
| ·角膜Q值平均值的统计分析 | 第33页 |
| ·近视眼角膜Q值相关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 3 讨论 | 第35-38页 |
| 4 结论 | 第38-39页 |
| 附图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综述 | 第42-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