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合作网络建模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缩略词和数学符号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分集技术第11-14页
     ·时间分集第12页
     ·频率分集第12页
     ·空间分集第12-13页
     ·发射分集第13-14页
   ·分集信号的合并技术第14-17页
     ·最大比合并第14-15页
     ·选择合并第15-16页
     ·切换合并第16-17页
     ·等增益合并第17页
   ·合作通信的发展和现状第17-21页
     ·合作分集第17-19页
     ·几种重要的合作分集协议第19-21页
       ·放大转发(AF)第20页
       ·译码转发(DF)第20-21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无线合作网络的系统模型及中断概率性能研究第23-44页
   ·引言第23页
   ·合作分集协议第23-29页
     ·合作分集第23-24页
     ·合作分集的系统模型第24-28页
       ·媒体接入第25-26页
       ·等效信道模型第26-27页
       ·参数第27-28页
     ·合作分集协议描述第28-29页
       ·放大转发(AF)第28-29页
       ·译码转发(DF)第29页
   ·合作分集的性能第29-38页
     ·合作分集的中断概率性能第29-34页
       ·直接传输第29-30页
       ·放大转发第30-33页
       ·译码转发第33-34页
     ·合作分集的界第34-38页
       ·传输分集界第34-37页
       ·正交传输分集第37-38页
   ·理论分析及数值结果第38-41页
     ·非对称网络第38-39页
     ·对称网络第39-41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一种新的无线合作网络系统模型及性能分析第44-57页
   ·引言第44页
   ·信道、信号模型及协议描述第44-47页
     ·协议描述第44-45页
     ·信道和信号模型第45-47页
       ·协议Ⅰ的输入—输出关系第46-47页
       ·协议Ⅱ的输入—输出关系第47页
   ·协议的信息理论性能分析第47-49页
     ·协议的互信息第47-48页
     ·性能比较第48-49页
       ·容量性能第48页
       ·分集性能第48-49页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第49-56页
     ·容量性能第49页
     ·误码率性能第49-56页
       ·仿真模型第50-51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1-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网络几何对合作分集性能的影响第57-64页
   ·引言第57页
   ·系统模型第57-58页
   ·理论分析和数值结论第58-62页
     ·不同距离下协议的性能第58-59页
     ·不同衰减指数对协议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网络几何对两种协议的性能的影响第60页
     ·衰落的方差以指数反比于距离对合作协议性能的影响第60-62页
     ·不同信道衰落模式对合作协议性能的影响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64-66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64-65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话会议系统中多路回声消除理论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会计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