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论文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影响评价及其对策研究 ——以铁岭市苏妈妈寨河为例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第15-16页
        1.4.1 存在问题第15页
        1.4.2 发展趋势第15-16页
    1.5 论文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5.1 论文内容第16-17页
        1.5.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18-22页
    2.1 自然地理第18-19页
    2.2 社会经济第19页
    2.3 水文气象第19-20页
        2.3.1 气象第19页
        2.3.2 水文第19页
        2.3.3 暴雨洪水特性第19-20页
    2.4 河岸带状况第20页
        2.4.1 植被状况第20页
        2.4.2 水域岸线状况第20页
        2.4.3 水污染状况第20页
    2.5 河道现存的主要问题第20-22页
        2.5.1 工程方面第20-21页
        2.5.2 生态方面第21-22页
第三章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影响评价方法第22-32页
    3.1 评价方法及步骤第22-23页
    3.2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第23-24页
        3.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第23-24页
        3.2.2 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第24页
    3.3 评价标准的确定第24-25页
    3.4 评价等级的划分第25页
    3.5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25-27页
        3.5.1 判断矩阵判别依据第26页
        3.5.2 相对重要度的计算第26页
        3.5.3 层次单排序第26页
        3.5.4 层次总排序第26-27页
        3.5.5 一致性检验第27页
    3.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第27-32页
        3.6.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步骤第27-29页
        3.6.2 隶属度矩阵的计算第29页
        3.6.3 定性指标隶属度矩阵的确定第29页
        3.6.4 定量指标隶属度矩阵的确定第29-32页
第四章 苏妈妈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影响评价第32-44页
    4.1 筛选指标体系第32-35页
        4.1.1 评价体系框架第32页
        4.1.2 评价指标说明第32-35页
    4.2 划分评价等级第35页
    4.3 确定评价标准第35-36页
        4.3.1 定性指标评价标准第35-36页
        4.3.2 定量指标评价标准第36页
    4.4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36-38页
    4.5 模糊综合评价第38-41页
        4.5.1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第38-39页
        4.5.2 分层模糊评价第39-41页
    4.6 评价结果讨论第41-43页
        4.6.1 指标权重分析第41-42页
        4.6.2 评价结果分析第42-43页
    4.7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苏妈妈寨河生态治理对策研究第44-54页
    5.1 工程措施整体布局第44-50页
        5.1.1 设计洪水第44-46页
        5.1.2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第46-47页
        5.1.3 水面线推求第47-50页
    5.2 生态带建设整体布局第50-52页
        5.2.1 采用生态带类型第50页
        5.2.2 生态治理植物的选择原则第50页
        5.2.3 植物选用要求第50-51页
        5.2.4 苏妈妈寨河生态治理形式第51-52页
    5.3 苏妈妈寨河治理具体布置方案第52-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4-56页
    6.1 结论第54页
    6.2 建议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第61-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养型钝化剂对猪粪厌氧发酵重金属铬/镉的钝化影响
下一篇:基于机器学习的春玉米耗水量估算模型对比研究 ——以沈阳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