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EPF的组播信令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本课题的研究的背景第11-17页
     ·DWDM为"三网合一"提供了通信基础第11-12页
     ·现有的网络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第12-15页
     ·EPFTS的概念第15-16页
     ·SUPANET与EPFTS第16-17页
   ·组播的概念第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7-19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0页
第2章 组播技术与SUPANET的组播第20-28页
   ·IP组播第20-21页
   ·ATM上的组播第21-22页
   ·MPLS上的组播第22-24页
     ·SUPANET中的组播第24-28页
     ·SUPA域节点示意图及组播的EPF帧头字段格式第24-26页
     ·SUPA域内节点的组播交换机制第26-28页
第3章 QoSNP的消息及对象实现第28-39页
   ·QoSNP概述第28页
   ·QoSNP消息及对象格式第28-30页
   ·QoSNP消息和对象第30-37页
     ·QoSNP消息第30-34页
     ·QoSNP对象第34-37页
   ·虚链路的建立第37-39页
第4章 SUPANET的组播信令第39-53页
   ·SUPA域内组播信令第39-48页
     ·信令和路由消息扩展第39-40页
     ·组播树建立机制第40-42页
     ·域内组播信令过程第42-46页
     ·组播树的重优化第46-47页
     ·域内组播树建立第47-48页
   ·UNI组播信令第48-53页
第5章 SUPANET组播信令仿真与分析第53-71页
   ·网络仿真技术与OPNET第53-55页
   ·SUPANET组播信令机制仿真模型设计第55-65页
     ·仿真目标第55页
     ·网络拓扑模型第55-56页
     ·节点模型及过程模型设计与建模第56-63页
     ·包格式(Packet Format)模型第63-65页
   ·仿真过程及结果第65-71页
     ·仿真参数设置第65-66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66-71页
结论及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UPANET中基于服务质量的路径选择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文本信息过滤技术的短信防火墙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