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梅尧臣纪游诗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绪论第5-12页
第一章 梅尧臣纪游诗的多视点观照第12-27页
 第一节 梅尧臣纪游行为与宋初交通第12-15页
 第二节 梅尧臣纪游的物质条件与创作心态第15-19页
 第三节 梅尧臣纪游若干地名、路线考辩第19-27页
第二章 梅尧臣纪游诗的阶段性考察第27-55页
 第一节 发生:咸平五年(1002)—天圣九年(1031)第27-31页
 第二节 渐起:天圣九年(1031)—庆历五年(1045)第31-39页
 第三节 强音:庆历五年(1045)—庆历八年(1048)第39-47页
 第四节 变奏:皇祐三年(1051)—嘉祐元年(1056)第47-53页
 第五节 尾声:嘉祐元年(1056)—嘉祐五年(1060)第53-55页
第三章 梅尧臣纪游诗的特异性考察第55-86页
 第一节 纪实与幻象:摹状与感知的叠合第55-65页
 第二节 古淡与尚奇:风格与视野的碰撞第65-77页
 第三节 沿流与新变:汲古与承创的博弈第77-86页
第四章 梅尧臣纪游诗的开创性意义、影响及局限第86-93页
 第一节 从宋代纪游诗的“开山鼻祖”到宋诗的“开山祖师”第86-89页
 第二节 尚奇视野下的纪游诗创作及其代价第89-93页
附录一 梅尧臣纪游大事年表第93-99页
附录二 本文所涉图表索引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其间发表的论文第105-106页
后记第106-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艺民俗学视野下的元杂剧鬼魂戏研究
下一篇:苦难叙事的寓言化倾向--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