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9-10页 |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0-15页 |
| 一、临床资料 | 第10页 |
| 二、临床诊断标准 | 第10-12页 |
| (一) 乳腺增生病西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 (二)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第10-11页 |
| (三) 钼靶影像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 三、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12页 |
| (一)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 (二)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一) 辨证归类 | 第12-13页 |
| (二) 检查仪器 | 第13页 |
| (三) 检查方法 | 第13-14页 |
| 五、统计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结果 | 第15-23页 |
| 一、辨证分布 | 第15页 |
| 二、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第15-19页 |
| (一) 年龄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15-16页 |
| (二) 月经史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16页 |
| (三) 产育史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16-18页 |
| (四) 病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18页 |
| (五) 有无子宫肌瘤病史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18-19页 |
| 三、辨证与乳腺高频钼靶摄影图像表现 | 第19-23页 |
| (一) 根据BI—RADS标准,乳腺X线分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19页 |
| (二) 胡永升标准,乳腺增生病患者钼靶X线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19-20页 |
| (三) 腺体结构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20-21页 |
| (四) 腺体密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21-22页 |
| (五) 有无腋下淋巴结肿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22页 |
| (六) 腺体内有无肿块影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22-23页 |
| 讨论 | 第23-30页 |
| 一、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3-24页 |
| (一) 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3页 |
| (二) 现代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3-24页 |
| 二、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的分布 | 第24-25页 |
| 三、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一般因素的关系 | 第25-26页 |
| 四、乳腺增生病钼靶影像学表现的基础 | 第26-27页 |
| 五、高频钼靶摄影提供了乳腺增生中医辨证的客观化依据 | 第27-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综述 | 第33-40页 |
| 附录 | 第40-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