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编程思想的发展 | 第11-12页 |
·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 | 第11页 |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 第11-12页 |
·面向方面的编程思想 | 第12页 |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 第12-13页 |
·关系型数据库 | 第12页 |
·面向对象数据库 | 第12-13页 |
·面向方面数据库 | 第13页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13-16页 |
·论文研究的贡献 | 第13-14页 |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AOP 技术 | 第16-30页 |
·引言 | 第16页 |
·AOP 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 第16-17页 |
·AOP 技术的本质和语言实现 | 第17-20页 |
·其他一些常用的分离横切关注点的AOP 技术 | 第20-23页 |
·组成过滤器(Composition Filters) | 第20-21页 |
·自适应编程(Adaptive Programming) | 第21-22页 |
·多维空间(Hyperspaces) | 第22页 |
·反射方法(Reflective Approaches) | 第22页 |
·混合方法(Hybrid Approach) | 第22-23页 |
·程序例子:分离写日志功能横切关注点的Aspect 实现 | 第23-27页 |
·AOP 技术的优势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数据库系统中的横切关注点及其特性 | 第30-44页 |
·引言 | 第30页 |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30-31页 |
·数据库系统中Database 层上的横切关注点 | 第31-34页 |
·持久实体之间的联系 | 第31-32页 |
·版本化信息 | 第32-33页 |
·实例自适应例程 | 第33-34页 |
·AODB 系统中DBMS 层上的横切关注点 | 第34-43页 |
·实例自适应方法 | 第37-38页 |
·模式演化模型 | 第38页 |
·事务模型 | 第38-39页 |
·日志模型 | 第39-42页 |
·DBMS 层的其它一些横切关注点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AODB 系统中基于日志的编织方法 | 第44-52页 |
·引言 | 第44页 |
·AODB 系统简介 | 第44-45页 |
·AODB 中Aspect 的持久性 | 第45-48页 |
·AODB 中Aspect 的编织 | 第48-49页 |
·AODB 中Aspect 基于日志的编织方法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基于日志快速恢复方面编织状态的方法 | 第52-62页 |
·引言 | 第52页 |
·AODB 系统正常运行时写日志的流程及重编织的方法实现 | 第52-54页 |
·AODB 系统正常重启时快速恢复Aspect 编织状态机制 | 第54-55页 |
·AODB 系统异常重启时快速恢复Aspect 编织状态机制 | 第55-57页 |
·实验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57-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63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