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导论 | 第7-16页 |
(一) 选题的缘起 | 第7-8页 |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9-15页 |
1、WTO《政府采购协定》(GPA) | 第9-10页 |
2、政府采购 | 第10-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我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GPA)的必要性 | 第16-19页 |
(一) 我国加入WTO 后对政府采购国际化的承诺 | 第16-17页 |
(二) 加入GPA 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 | 第17页 |
(三) 加入GPA 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第17-18页 |
(四) 加入GPA 有利于实现货币价值的最大化,合理利用国家财政资源 | 第18-19页 |
三、我国现行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 | 第19-21页 |
(一) 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高 | 第19页 |
(二) 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 第19-20页 |
(三) 政府采购行为得到规范,公开透明的采购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 第20-21页 |
四、WTO《政府采购协定》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挑战 | 第21-26页 |
(一) 立法目标方面 | 第21-22页 |
(二) 适用范围方面 | 第22-23页 |
(三) 采购方式和程序方面 | 第23-24页 |
(四) 救济制度方面 | 第24-26页 |
五、应对WTO《政府采购协定》挑战——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 | 第26-38页 |
(一) 充分利用GPA 规则,控制我国政府采购范围 | 第26-27页 |
1、利用WTO《政府采购协定》自身规定,控制政府采购的实体范围和门槛价金 | 第26-27页 |
2、利用WTO《政府采购协定》的一般例外规定,限制或禁止国外企业的进入 | 第27页 |
(二) 充分利用GPA 规则,构建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相关壁垒 | 第27-31页 |
1、灵活运用WTO《原产地规则协定》,以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 第27-28页 |
2、确立政府采购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优惠原则 | 第28-30页 |
3、完善供应商资格预审制度,辅以贸易补偿规定 | 第30-31页 |
(三) 健全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 第31-32页 |
(四) 重设我国政府采购预算制度 | 第32-34页 |
1、完善我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制度 | 第32-33页 |
2、加强我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环节、执行环节和公共性资产管理环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 第33页 |
3、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制度 | 第33-34页 |
(五) 创新我国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第34-35页 |
(六) 强化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约机制 | 第35-38页 |
1、构建政府采购的内部监督机制 | 第35-36页 |
2、强化政府采购的外部监督机制 | 第36页 |
3、健全供应商的质疑奖惩制度 | 第36页 |
4、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效能监督作用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