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土拱效应的抗滑桩加固边坡数值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21页 |
·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数值模拟 | 第16-18页 |
·试验研究 | 第18-19页 |
·土拱研究 | 第19-21页 |
·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研究目标 | 第21-24页 |
·存在问题 | 第21页 |
·研究目标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4-36页 |
·有限元的基本方程 | 第24-27页 |
·ABAQUS中的本构模型 | 第27-31页 |
·模型特性 | 第27页 |
·屈服准则 | 第27-31页 |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元法 | 第31-35页 |
·强度折减法在ABAQUS中的实现 | 第31-32页 |
·计算算例 | 第32-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3 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36-58页 |
·引言 | 第36页 |
·抗滑桩加固边坡在ABAQUS中实现 | 第36-39页 |
·地应力平衡 | 第36-38页 |
·接触模型 | 第38-39页 |
·抗滑桩加固边坡问题分析 | 第39-57页 |
·模型尺寸与材料参数 | 第39-41页 |
·抗滑桩—边坡计算模型尺度问题 | 第41-44页 |
·最佳桩位问题 | 第44-47页 |
·合理桩间距与桩径比问题 | 第47-49页 |
·合理桩长问题 | 第49-51页 |
·桩头约束效应问题 | 第51-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4 抗滑桩的设计(形式) | 第58-73页 |
·引言 | 第58页 |
·几种不同的截面形式 | 第58-64页 |
·模型尺寸及材料参数 | 第58-61页 |
·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布桩形式 | 第64-70页 |
·小结 | 第70-73页 |
5 特殊情况下的抗滑桩加固边坡数值研究 | 第73-91页 |
·引言 | 第73页 |
·坡顶荷载作用下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研究 | 第73-80页 |
·计算模型和材料参数 | 第73-74页 |
·加载依据 | 第74页 |
·不同坡顶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影响分析 | 第74-77页 |
·荷载作用位置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77-80页 |
·抗滑桩加固特殊形状边坡的数值研究 | 第80-89页 |
·计算模型和材料参数 | 第81-8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3-89页 |
·小结 | 第89-91页 |
6 抗滑桩加固边坡上拱效应的研究 | 第91-104页 |
·引言 | 第91页 |
·各种因素 | 第91-102页 |
·不同桩间距与桩径比时的土拱 | 第91-94页 |
·不同桩形下的土拱效应的研究 | 第94-95页 |
·不同布桩形式下的土拱效应的研究 | 第95-99页 |
·坡顶荷载作用下的土拱效应研究 | 第99-101页 |
·转角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分析 | 第101-102页 |
·小结 | 第102-104页 |
7 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工程应用—以岔鞍滑坡为例 | 第104-111页 |
·工程概况 | 第104-105页 |
·计算模型和材料参数 | 第105-10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6-110页 |
·小结 | 第110-111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5页 |
·结论 | 第111-114页 |
·展望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