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电容电流在线测量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电容电流的产生及分类 | 第11页 |
| ·电容电流的危害及治理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 ·电容电流测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注入信号法测量电容电流的原理及算法 | 第15-25页 |
| ·注入信号法测量电容电流的原理 | 第15-17页 |
| ·注入信号频率范围的确定 | 第17-18页 |
| ·注入信号法测量电容电流的关键技术 | 第18页 |
| ·注入信号法测量电容电流的适用范围 | 第18页 |
| ·谐振算法分析 | 第18-24页 |
| ·窗函数 | 第19-20页 |
| ·相位差的加窗DFT 算法 | 第20-23页 |
| ·加窗DFT 算法流程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系统中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第25-37页 |
| ·信号源设计与实现 | 第25-30页 |
| ·本系统对信号源的要求 | 第25页 |
| ·DDS 技术的原理 | 第25-26页 |
| ·DDS 技术的优点 | 第26-27页 |
| ·信号源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29页 |
| ·信号源的软件实现流程 | 第29-30页 |
| ·50Hz 陷波器的实现 | 第30-36页 |
| ·对模拟陷波器的分析总结 | 第30-31页 |
| ·数字滤波器的优点 | 第31页 |
| ·数字滤波器的分类及比较 | 第31-32页 |
| ·自适应滤波原理 | 第32-33页 |
| ·自相干模板法滤波原理 | 第33-35页 |
| ·改进的自相干模板法 | 第35页 |
| ·自相干模板法滤波的实现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37-51页 |
| ·DSP 的选择 | 第37页 |
| ·TMS320F2812 的概述 | 第37-38页 |
| ·TMS320F2812 芯片的特性 | 第38-39页 |
| ·系统硬件方案 | 第39-50页 |
| ·电源模块 | 第39-41页 |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41-44页 |
| ·通讯模块 | 第44-47页 |
| ·人机交互模块 | 第47-48页 |
| ·硬时钟模块 | 第48-49页 |
| ·存储器模块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51-65页 |
| ·软件设计的原则 | 第51-52页 |
| ·TMS320F2812 软件开发 | 第52-57页 |
| ·TMS320F2812 的CCS 开发环境 | 第52页 |
| ·用C 语言开发DSP 的流程 | 第52-53页 |
| ·C 语言和汇编的混合编程 | 第53-55页 |
| ·TMS320F2812 存储器的分配 | 第55-57页 |
| ·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57-64页 |
| ·TMS320F2812 的初始化 | 第58-60页 |
| ·通讯模块的设置 | 第60-61页 |
| ·液晶显示模块设置 | 第61-62页 |
| ·硬件时钟模块设置 | 第62-63页 |
| ·按键模块设置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6章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 第65-71页 |
| ·系统硬件调试 | 第65页 |
| ·系统软件调试 | 第65-67页 |
| ·整机测试 | 第67-70页 |
|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系统进行测试 | 第67-68页 |
| ·在现场条件对系统进行测试 | 第68-70页 |
| ·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 | 第76-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