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对后殖民理论的批评之批评 | 第14-28页 |
一 后殖民批评 | 第14-15页 |
二 赛义德祛历史化的东方主义研究 | 第15-19页 |
(一) 赛义德与《东方主义》 | 第15-16页 |
(二) 祛历史化的东方主义研究 | 第16-18页 |
(三) 德里克对东方主义的批评 | 第18-19页 |
三 斯皮瓦克的属下妇女研究 | 第19-23页 |
(一) 斯皮瓦克与《属下能说话吗?》 | 第20-21页 |
(二) 德里克对属下妇女研究的批判 | 第21-23页 |
四 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评判 | 第23-26页 |
(一) 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 | 第24-25页 |
(二) 德里克对混杂性理论的批判和拯救 | 第25-26页 |
五 对后殖民批评的评析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后殖民性与历史透视 | 第28-42页 |
一 全球化的意识形态:后殖民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28-34页 |
(一) 全球化的话语:新范式的解读 | 第29-30页 |
(二) 以历史的视角审视全球化 | 第30-32页 |
(三)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及其霸权形式 | 第32-34页 |
二 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 | 第34-42页 |
(一) 后殖民话语 | 第34-36页 |
(二) 对后殖民话语的批判 | 第36-38页 |
(三) 以历史化的视角探析后殖民理论 | 第38-40页 |
(四) 后革命:后殖民论的激进政见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以后殖民视角审视边缘领域:本土社会、东亚社群和儒学复兴 | 第42-53页 |
一 本土历史主义视角中的后殖民批评 | 第42-44页 |
二 从亚裔美籍人的角度透视后殖民性 | 第44-49页 |
(一) 亚裔美籍人 | 第45页 |
(二) 亚裔美籍人、亚太因素与美国 | 第45-46页 |
(三) 亚裔美籍人的话语抵抗 | 第46-49页 |
三 从后殖民视角审视儒学资本主义的发展 | 第49-53页 |
(一) 儒学资本主义的提出 | 第49-50页 |
(二) 儒学发展疗救资本主义 | 第50-51页 |
(三) 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儒学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中国社会后殖民性相关现象的透视与反思 | 第53-60页 |
一 市场·文化·权力:话语压制下的文化同化和异化 | 第53-57页 |
(一) 阴谋或是合谋:后殖民语境与广告的全球化/本土化 | 第54-56页 |
(二) 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 | 第56-57页 |
二 对未来中国话语权的反思 | 第57-60页 |
(一) “全球本土化”的大众文化话语 | 第57-59页 |
(二) 新儒学话语的重建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