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关键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出庭作证的底线 | 第11-22页 |
(一) 证人出庭作证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 证人出庭作证的现实难题 | 第12-15页 |
(三) 关键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出庭作证的底线 | 第15-19页 |
1. 目前大多数案件争议不大,要求所有证人出庭作证不具合理性 | 第15-16页 |
2. 结合依赖书面证言的司法传统,它能为刑事诉讼各方接受 | 第16页 |
3. 适用书面证言具有一定合理性,较证人出庭有一定优越性 | 第16-17页 |
4. 目前我国控辩双方司法素养不高,质证质量难以保证 | 第17-18页 |
5. 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司法资源的考量,仅需要关键证人出庭作证 | 第18页 |
6. 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已在某些司法机构进行了试点,有一定实践基础 | 第18-19页 |
(四) 关键证人应当在一审程序中出庭作证 | 第19-22页 |
二、关键证人如何作证 | 第22-39页 |
(一) 关键证人的识别 | 第22-24页 |
(二) 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和决定 | 第24-26页 |
(三) 传唤关键证人出庭的程序性规则 | 第26-28页 |
1. 传唤关键证人的职责 | 第26-28页 |
2. 传唤关键证人的方式、内容 | 第28页 |
(四) 关键证人保证书制度 | 第28-30页 |
(五) 对关键证人询问、质证的具体规则 | 第30-34页 |
1. 完善由法官引导的关键证人作证程序 | 第31-33页 |
2. 确立禁止不当询问规则 | 第33-34页 |
(六) 书面证言的适用以及与关键证人出庭所作证言的取舍 | 第34-37页 |
1. 关键证人出庭法定例外情形下庭前证言的使用 | 第35-36页 |
2. 属于必须出庭的关键证人拒不作证情况下庭前证言的使用 | 第36页 |
3. 关键证人出庭下庭前证言的使用 | 第36-37页 |
(七) 不同审级下关键证人出庭问题 | 第37-39页 |
三、如何保障关键证人出庭作证 | 第39-46页 |
(一) 保护出庭作证的关键证人的权利 | 第39-44页 |
1. 防止辩方干扰的措施 | 第40-41页 |
2. 防止被任意追诉的措施 | 第41页 |
3. 关键证人作证补偿制度 | 第41-42页 |
4. 关键证人作证辅导、告知制度 | 第42-43页 |
5. 有效运用科学辅助手段 | 第43-44页 |
(二) 强制作证制度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