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基础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36页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第13-18页
     ·胶束第13-14页
     ·囊泡第14-18页
       ·囊泡的形成第14-15页
       ·单组分囊泡的形成第15-16页
       ·双组分囊泡的形成第16-17页
       ·囊泡的应用第17页
       ·囊泡的稳定性第17-18页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第18-24页
     ·壳聚糖的制备第18-19页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第19-20页
     ·壳聚糖衍生物结构与性质第20-22页
       ·取代基团特性第20-21页
       ·取代程度第21页
       ·取代位置第21页
       ·取代分布第21-22页
       ·聚合度及其分布第22页
     ·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第22-24页
       ·农业上的应用第22页
       ·医学上的应用第22-23页
       ·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第23页
       ·化妆品工业上的应用第23-24页
       ·环保方面的应用第24页
       ·其他领域第24页
   ·布洛芬简介以及药物释放第24-26页
   ·血清蛋白的结构和应用第26-30页
     ·血清蛋白简介第26-27页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性质第27-29页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第27-28页
       ·血清白蛋白的性质第28-29页
     ·血清白蛋白在生命中的重要功能第29-30页
       ·营养作用第29-30页
       ·血液缓冲剂第30页
       ·维持内环境稳定第30页
   ·论文研究意义及设计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6页
第二章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第36-61页
   ·引言第36-37页
   ·实验部分第37-41页
     ·实验试剂第37页
     ·实验方法第37-41页
       ·N-烷基-O-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与表征第37-38页
       ·红外光谱的测定第38页
       ·元素分析第38页
       ·~1H NMR 和~(13)C NMR 的测定第38页
       ·DSC 和TG 的测定第38-39页
       ·电导率的测定第39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9页
       ·荧光探针荧光发射光谱测定第39页
       ·流体力学半径的测定第39-40页
       ·布洛芬工作曲线的确定第40页
       ·Ibu/C_n-OCMCS(n = 4,6,8)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第40页
       ·Ibu/C_n-OCMCS(n = 4,6,8)载药纳米粒子体外释放性能第40-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59页
     ·壳聚糖衍生物的结构表征第41-43页
     ·壳聚糖衍生物热稳定性的研究第43-44页
     ·N-烷基-O-羧甲基壳聚糖的胶束化行为第44-49页
     ·pH 对N-烷基-O-羧甲基壳聚糖的胶束化行为的影响第49-51页
     ·盐对C_n-OCMCS(n = 4,6,8)聚集体形成及形貌的影响第51-53页
     ·N-烷基-O-羧甲基壳聚糖在药物释放应用方面的初步研究第53-59页
       ·C_n-OCMCS(n = 4,6,8)的载药性能的研究第53-56页
       ·Ibu/C_n-OCMCS(n = 4,6,8)载药纳米粒子的形貌的研究第56-57页
       ·Ibu 在C_n-OCMCS(n = 4,6,8)聚集体中释放性质的研究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第三章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第61-81页
   ·引言第61-62页
   ·实验部分第62-64页
     ·实验试剂第62页
     ·实验方法第62-64页
       ·内源荧光光谱的测定第62页
       ·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第62页
       ·圆二色光谱测定第62-63页
       ·等温滴定微量热(ITC)的测定第63页
       ·流体力学半径的测定第63页
       ·负染-透射电子显微镜第63-64页
       ·荧光探针荧光发射光谱测定第64页
   ·结果与讨论第64-76页
     ·C_n-OCMCS(n = 4,6,8)对BSA 荧光光谱的影响第64-70页
       ·蛋白质的内源荧光第64-68页
       ·蛋白质的同步荧光第68-70页
     ·微极性第70-71页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对BSA 圆二色谱的影响第71-76页
   ·壳聚糖衍生物对BSA 形貌的影响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第四章 壳聚糖衍生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囊泡的生成及稳定性研究第81-101页
   ·引言第81页
   ·实验部分第81-83页
     ·实验试剂第81-82页
     ·实验方法第82-83页
       ·负染-透射电镜第82页
       ·冷冻蚀刻电镜照片第82页
       ·动态光散射测定第82页
       ·微量热测定第82-83页
       ·小角X 射线衍射测定第83页
       ·紫外-可见吸光度测定第83页
       ·Zeta 电势测定第83页
       ·微极性的测定第83页
   ·结果与讨论第83-99页
     ·C_6-OCMCS / CTAB 混合体系囊泡的生成第83-89页
     ·疏水链长对C_n-OCMCS(n = 4,6,8)/ CTAB 混合体系中囊泡生成的影响第89-91页
     ·C_n-OCMCS(n = 4,6,8)/ CTAB 体系囊泡膜的分子排列分析第91-92页
     ·C_n-OCMCS(n = 4,6,8)/ CTAB 混合体系囊泡稳定性研究第92-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1页
第五章 结论第101-103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子液体中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结构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铁磁性导电聚苯胺—钴或铁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