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测法的梁式桥损伤识别模拟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基于静力响应的检测方法 | 第9-10页 |
| ·基于动力响应的检测方法 | 第10-14页 |
| ·基于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方法简介 | 第14-22页 |
| ·基于固有频率的损伤识别 | 第14-15页 |
| ·基于曲率模态的损伤识别 | 第15-16页 |
| ·基于应变模态的损伤识别 | 第16-20页 |
| ·基于模态应变能的损伤识别 | 第20-21页 |
| ·基于柔度矩阵的损伤识别 | 第21-22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桥梁结构损伤特性及机理分析 | 第24-32页 |
| ·桥梁结构损伤的分类 | 第24-26页 |
| ·按对承载力的影响分类 | 第24-26页 |
| ·按损伤的范围分类 | 第26页 |
| ·按损伤形成时间分类 | 第26页 |
| ·梁式桥常见损伤及机理分析 | 第26-31页 |
| ·简支梁的损伤 | 第27-31页 |
| ·连续梁的损伤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2-42页 |
| ·概述 | 第32页 |
| ·简支梁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32-39页 |
| ·铰缝损伤 | 第32-34页 |
| ·仅存在跨中裂缝的情况 | 第34-36页 |
| ·仅存在支点处斜裂缝的情况 | 第36-38页 |
| ·跨中裂缝和支点处斜裂缝同时存在的情况 | 第38-39页 |
| ·连续梁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梁式桥损伤识别方法数值模拟 | 第42-73页 |
| ·概述 | 第42页 |
| ·简支梁的损伤识别 | 第42-64页 |
| ·铰缝损伤的识别 | 第42-46页 |
| ·跨中处存在损伤的识别 | 第46-52页 |
| ·支座处损伤的识别 | 第52-58页 |
| ·跨中裂缝和支点处斜裂缝同时存在的损伤识别 | 第58-64页 |
| ·连续梁损伤的识别 | 第64-67页 |
| ·抗干扰能力分析 | 第67-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展望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页 |